第37章(1 / 4)
将德善书院托付于曹老常亭等人,豆苗儿带着福宝前去京城。
原先不多的行囊,在见过道徵大师后,多了数倍。福宝平日惯用的笔墨纸张、玩具、衣裳,还有他从小到大的收藏,譬如奇形怪状的落叶卵石以及树枝,豆苗儿左看右看,那都是他成长的痕迹,是他心爱之物。此后余年,至少六载他都不会再回到这里,便都给他捎上吧!
整理一番,竟装了十五六个木箱,沈临邑过来看时,虽未说什么,那神情却是有些咋舌,像是诧异有什么东西居然可以装那么多,这令豆苗儿十分尴尬。
偏沈学成欢乐不已的闹喊道:“福宝,你是准备搬到我家吗?真好,那我过完年就不用来扬州了是吧?到时就请几个先生在府上上课,我跟你一起上学下学多好啊!”
“不是……”豆苗儿揽着好奇的福宝讪讪解释,“我们抵达京城会去……”
沈临邑咳嗽一声,打断她话,斜眼责斥沈学成:“你比福宝年长四岁,学问却落后一大截,你与他一起上课不嫌丢人?”
扮了个鬼脸,沈学成哥俩好的上前抓住福宝手:“那有什么,福宝他打架打不过我!”
“等他长到九岁,看你还说不说得出这种混账话。”沈临邑冷声道。
“福宝九岁,我就十四岁,他长我也长,我永远都比他大。”沈学成拍了拍胸脯,看向乖顺的福宝,“我没算错吧?”
福宝小声附耳提醒他:“错了,是十三。”
“哦哦对,一时着急,说大了一岁……”沈学成跟着压低了嗓音。
任由两个孩子说着“悄悄话”,豆苗儿与沈临邑相视一笑,都颇为无奈,方才的窘迫也瞬间化为虚无。
十二月一日清晨,太阳钻出了脑袋尖儿,红灿灿的一轮沉在运河,被嗡隆起航的大船划开一道道碎金似的波纹。
豆苗儿牵着福宝,与沈家姐弟站在岸畔等候,旁边还站着安成勇的一些家眷。
沈临邑与安成勇在前头说话,仆人们则忙碌不停地把箱子一个个抬入船舱。
比起豆苗儿的行囊,安府更多。早前他们得知安府家眷会随他们同时出发,在清江靠岸下船,去省亲。
两盏茶后,行囊归纳妥当。
两条家船不大不小,安府上到六十的老夫人,下到抱在怀里的奶娃娃,统共三十余人。
等上船分配房间时,便显得有些拥挤。
豆苗儿带福宝去搭乘另条载满行礼包袱的大船,她身份不起眼,没能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