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京圈女首富[重生] > 第115章

第115章(3 / 4)

:“小妹炒房,属于哪个流派?”

“什么?”

应丽婷解释:“炒房有好几个挣钱的大套路,例如“国际友人”租界流,盈利主要靠收外国人的租金,以租还房贷;贵妇流,只买高档楼盘、大豪宅,看不上小房子小钱;整容流-专买卖相不好的破烂房子,装修后加价出售;拆迁流,盯着政府的内部消息,专买马上拆迁的房子。”

“哦,”书勤一笑:“这四种,我哪一种都不靠,我是学区房派+新楼盘派。”

“哈哈…还自创了…两派!”应丽婷哈哈的社会笑,又说:“我们温州团还不敢碰学区房,除了北京有清华北大撑着,别的地方有风险!”

-“举个例子,类似的地段,有两套相同条件的房子,A房子不是学区房卖100万,B是学区房卖150万。这意味着你买B学区房,其实是买了两样东西,一个是100万的房子,另一个是50万的学票。”

-“如果学区不变,依着国人这么重视孩子、重视教育的性子,学区房肯定是有需求,价格□□的。但是,风险就在于,社会制度本身不停的在变革,学区制不可持续,一旦学区重新划分,B房不在学区内,那么50万的学票归零。”

温州人真是聪明!将炒房子看的这么透彻!

但是书勤是有前后眼!知道学区制十年内不会撤销!书勤说:“好学校有限,而生源是不断的增加的,超过学校的容纳人数,教育局总要想个办法控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房子!所以,十年内,我还是看好学区房。”

应丽婷点头,做生意的人家最是和气,最不喜欢和别人争吵,求同存异嘛。她换个话题:“你炒新房看哪些?”

“一,地段、地段、还是地段,不但看现有的地段,也要看规划。二,交通便利,重中之重是看地铁。三,配套措施,学校、医院、商场、菜场等。四:楼盘规模,建筑面积在三十万平方米左右就已经有保障了,五六十平方米就可以容纳更多的配套设施。五,户型、容积率、绿化率、公摊面积。”书勤说:“大体就这些吧。”

“嗯嗯嗯,”应丽婷频频点头:“那这样,应姐按你说的这些条件在沪市找,找到了给你打电话,你拿着钱来买就行。我们两个分工合作,你去买学区房,我去看新楼盘。”

这个方法可行。

四万万亿已经投放在市场上了,市场上的钱多了,楼市会敏感的感觉出来,最快反应的就是一线城市,以北京和沪市为首。

温州人砍价狠,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