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宦海 > 第 9 章

第 9 章(6 / 6)

你也太小看咱们儿子了,这孩子可是聪明着呢。”

又被赞了聪明,顾云浩还是有些不习惯,匆匆地说了声“回去休息”就出了屋子回自己房间。

第17章:两年

自那次跟顾明琮深谈之后,顾云浩算是彻底解决了书本的问题。

先是在顾明琮的指导下,把整本《百家姓》学完,认识了些新字,而后就借了顾明琮家里的一本《千字文》开始学。

因着之前已经在讲堂上跟着默念过,原本就有些印象,背起来也并不是很艰难。

只是遇着不认识的字,就去找顾明琮解惑。

就这样,顾云浩不仅能完整的将《千字文》背下来,还多认识了不少字,除了一些不常见的,其余基本都能认得。

见着他到了反复可诵的地步,顾明琮也就开始解释文章的意思。

他讲的并不细致,有很多地方还比较含糊。

但是顾明琮说,他自己本生也是学问不够,因而理解的也有限,只能将他懂得讲给顾云浩听,其余的也只得顾云浩自己去揣摩和理解。

因为跟顾明琮熟悉了起来,顾云浩也知道一些科考上的事情。

比如他们现在还称不上学子,最多能称蒙童,也就是说刚刚开蒙而已。

要想正真进学,就要按着步骤,学完三百千千,也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之后再是《幼学琼林》,这样才算读完了蒙学阶段的书。

对于讲究一点的读书人家或是书院,学了《幼学琼林》后,还要念《弟子规》,追求诗文才气的还要读《声律启蒙》。

而后正式进学了,还要先学《孝经》,在懂得诸德之本后,才开始学寻常四书五经。

治书很是讲究顺序,一般都是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先学四书,按着《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顺序,一本学完之后再学第二本。

待四书学完之后,方能治五经。

五经分别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都是先全部拉通学过之后,再从中选取一经主修,其余辅修。

一般而言,学完这些东西,至少都得十来年。

至于考秀才,那也都是四书五经学有所成之后,方才有可能考上。

更不用说后面考举人、考进士了。

知道了自己任重道远,顾云浩更是珍惜时间,开始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练字和学习的长期计划,每隔一段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