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宦海 > 第 10 章

第 10 章(4 / 6)

“只是前些日子我们族学里的先生跟我谈及,说是云涛什么蒙学都还没学完,这样去城里念书,是不是太早了?”

听到顾明良的话,方守华无所谓地摆了摆手。

“我说亲家,你想的也太多了,城里的孩子难道就不学三字经了?云涛去了城里,也是可以继续念现在学的书。”

这话倒是实在的。

顾明良在县里当差的时候,就听说过城里孩子从四岁就开始启蒙进学读《三字经》。

“跟你说实话吧,我有个认识的人,跟城里姓何的秀才关系不错,这何秀才在城里办学,因而我想让那人去向何秀才举荐云涛,让孩子能去城里念书。”方守华说道。

城里的学堂自然是不像乡下这样好进。

一般进学堂念书,先要经过先生的考校,只有先生满意了,才能成功入学。

顾明良显然也是知道这一点,故而方守华这样一说,也有些心动起来。

若是有熟人相帮,那么顾云涛进学的机会自然要大上许多。

“至于束,我拿出五两银子,就当给外孙念书用了。”方守华爽快地说道。

五两银子并不算少了,还是用在顾云涛这样一个外孙身上,绝对称得上是大手笔。

“先谢谢亲家为云涛着想,只是这事还得等家里人齐了,再一起商量才行,等隔两日再给你答复吧。”顾明良想了想,说道。

方守华知道他家里两个儿子,两个孙子,也并不着急,只是说道:“应该是要商量才行,只是机会难得,别误了孩子的前程。”

又说了几句话,方守华见话已经带到,就告辞先走了。

这里只留下顾明良一个人陷入了犹豫之中。

若说这还真是个难得的机会,毕竟能去城里念书是十分不容易的。

城里的先生学识广博,讲学也比乡下强些,去城里念书,也就意味着有更大的可能考上秀才。

但是家里有两个孙子,又偏偏都是两个儿子的独子……

过于偏了谁都是不好。

若是让大孙子去念书,那么小孙子怎么办?

但是两个孙子都去,家里又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顾明良纠结了一番,也是不知该如何决断。

刚巧这天是十五,衙门里发俸钱和休假,晚上顾长荣也会回来,到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商量着看吧。

随着两个孙子都长大了,且又都入了学,顾明良也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