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章(4 / 7)
此言一出,众人反应各异。
首先是顾长荣眼前一亮。
因着今早去了梁秀才的私塾找顾云浩,顾长荣也听说此次县试,梁秀才的四个学生都考过了头场,其中甚至还有一个案首的顾云浩。
他先前本以为何秀才是个有才学的,但现在看来好似梁秀才也不错,至少梁秀才的学生成材率好似要高一点……
想到这里,顾长荣倒有些心动了。
顾云浩则是有些没想到他爷爷会生出这样的心思。
但梁成业确实是个好先生,若真是何秀才教导学子有什么不妥,他也并不介意替顾云涛引荐一下。
“若是大哥也有此意,那我过几天回塾里问问先生?”
“不必。”
顾云涛却是直言拒绝道:“何先生教学并无什么不妥,这次考不中与我先生无关,只是我自己平时功夫还下的不够罢了,哪里需要换私塾。”
说到这里,顾云涛又是面带钦佩地看着顾云浩,说道:“再则来说,小浩考中案首也是不只靠先生指点就能成的,这么些年来,我心里很清楚他有多努力。”
“爷爷,以后换私塾的话就别再提了。”顾云涛转头对着顾明良说:“这么大年纪了还换先生,让小浩怎么跟他先生开口呢?再则,我也丢不起那人。爷爷您放心,下次县试,我定要考过!”
“有志气!这才是咱们家的长房长孙!”
闻言,顾明良也是不由大赞一声道:“我老头子定能等到咱们家出两个秀才相公的那一天!”
顾云浩看着顾云涛,亦是满目赞赏地颔首一笑。
凡事先思己过。
遇着事情并不怨天尤人,将失意归咎与他人,而是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不仅看得开,还想得透,不为一时的得失就迷失了心智,也不因一次挫折就意志消沉,反而越挫越勇,心胸更为宽广起来。
这,才是读书人应当有的傲气!
在前世时,顾云浩读历史,就很是钦佩魏徵、张九龄这些秉持风骨的名臣。
自穿越到这个时代,一直都是在思虑怎么改善家人的生活,就算是这十来年的寒窗苦读,最初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全家人生活的更好一些。
说到底,开始选择念书,实际只是他的无奈之选罢了。
但随着读的书越来越多,开始的无奈之举,也不知在什么时候变成了自己的心之所愿。
现在的顾云浩很清楚,他是真的喜欢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