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3 / 7)
,这样称为提坐。
而参与这提堂考试的各县前十,领的考牌则相应的称为提坐堂号。
顾云浩为临川案首,自然是提坐堂号,是属于被重点关注的那一部分人,在入场前也单独在一处等候,并且另有专门的差役对其搜检。
至于其他的考生则需分县入场,因而一个县的士子都早早的聚在了一起等候。
总的来说,入场的规矩跟县试相差不大,只是更严格一些,不过一会的功夫,就检查出好几个夹带的考生。
看着被一名夹带的考生满面泪痕的被差役拖走,顾云浩不由一叹。
科考一途实在是不好走,但也对读书人有着难以想象的诱惑。
“这样的人实在是该死,真是丢我们读书人的脸。”
身后一个考生义愤填膺地说。
“我看那人像是东川县的人,啧啧……不想东川士子居然是这等品行。”又有一名考生出言讥讽道。
“你又是何人?凭什么就说那人是我们东川县的。”
闻言,几名东川的考生立即反驳道。
“在下文青明,正是今次西乡县试第三。”那人眉尖一挑,语气颇为自傲地报上自己的名号。
“西乡士子向来自以为是,且还大言不惭地说什么‘越省文风看淮安,淮安文风聚西乡’的大话,区区第三就如此自傲,不知道的还以为文兄乃是案首呢。”
此时,东川士子中传出一个清冷的声音,嗤笑道。
闻言,文青明瞬间被气的脸通红,满是怒意地道:“你又是何人,敢说这样的话。”
“东川王林。”
那人冷冷地回了这几个字,便不再说话。
“王兄可是我们东川的案首。”
“若你是不服的话,也只管中了案首再来分说。”
“就是,不过是个第三,得意什么劲啊,好像在这里的谁不是前十似的。”
见王林出面,众东川士子也算找到了主心骨,纷纷出言说道。
“县试算什么,咱们且看此次府试再论,我们西乡本就人才济济,此次取中人数定会超过东川。”
文青明袖子一挥,颇有气势地道。
“好!比就比!”
“就是,东川就是比西乡强。”
……
东川士子纷纷应战道。
“谁说东川强于西乡,我就是西乡的,谁跟我一比,看这次府试排名的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