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宦海 > 第 26 章

第 26 章(3 / 6)

细回想了一番,亦是察觉不出那李文旭有何过人之处,但见胡知县这么说话,便也不多言,只含笑称是。

“如此说来,三人之中,只怕还是此子前程好一些。”

闻言,胡知县又是一笑:“那也未必,本官看那顾云浩亦是极善筹谋之人,心机城府更是不浅。”

“东翁所言甚是,在下看着,那顾云浩虽是出身农家,但行事却张弛有度,颇具气度,似有君子之风。”周师爷亦是笑着赞道。

“君子之风?”

胡知县挑了挑眉,随即冷笑道:“官场之中哪有什么‘君子’可言,惯是有那大奸似忠、大伪似真之人。”

提及官场,这话又说得较为严重,周师爷一时也是不知该如何应对,只得含笑岔开了话题,道:“东翁所言一针见血,不过在下看着,东翁亦是赏识这三名士子,想来三人必会感念于心。”

不得不说,胡知县此次出手确实算很大方了。

就以往而言,即便士子府试得中,县衙赐赠封红,也大多只是针对考了府试案首的士子,且也不过只封二十两银子。

但是这一次,胡知县居然一改往例,位列前十的顾云浩三人都得到了县衙的封红。

虽然这些封红的银子乃是出自县衙的公银,并不需要胡知县自己掏腰包,但周师爷还是觉得算是大手笔了。

不过是个府试嘛,又没有考中案首,实在没必要如此。

“你看那顾云浩今后该当如何?”

胡知县现在好似心情不错,便尚有兴致与他多说几句。

“并非池中之物,他日必成大器。”

“若照你所言,那本官岂不是应当将他收为入室弟子,方才更好?”胡知县不由挑眉一笑。

闻言,周师爷也是一愣:“东翁难道有收徒之心?这倒也未不可……”

“本官并无收徒之心,只是施恩当尽早罢了。”

摆了摆手,胡知县只淡淡地道:“此子与府试时被府尊大人当堂取中,可见甚得府尊大人赏识。现他家中贫寒,不若稍示善意,总归又不算什么大事。”

他于三十二岁取中进士,便下派至淮安任临川知县。

时至今年,已然六年有余,本朝官员三年一考评,虽连续两次考评都得了上佳,但却到现今仍是升迁无望。

如今,朝中局势更为错综复杂,可谓是党派林立,各派皆是只管擢升提拔派内之人,似他这般小人物,又无枝可依,根本就难以有机会出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