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宦海 > 第 37 章

第 37 章(1 / 6)

,顾云浩明悟地极快,几篇文章讲解下来,顾云浩只觉得获益不浅。

看着天色渐晚,江程云料想顾云浩今日去不了书院,便留他一起吃晚饭。

次日一早,顾云浩嘱托了巴九几句,便背上书箱,赶往陵江书院。

陵江书院坐落于陵江之畔,修建至今,已经有三百余年,且历经两朝,在整个越省乃至淮江流域都颇为有名。

陵江虽称之为‘江’,但实则并不算宽阔,仅是淮江的一条支流罢了。

其中淮江居西,陵江位东,两江于淮安府相汇,齐流向东,连贯着整个越省东西。

陵江书院离府城不远,不过一个时辰的路程。

顾云浩出了东城门,便沿着官道一路而行,时而驻足休息,时而临江远眺。

因着他出门早,即便走走停停,也是还未及午时,便到了书院。

陵江书院虽取名‘陵江’二字,实则却是依山而建。

及至山门之下,看着隐于山间的房舍楼阁,转首又看了看身后的悠然江水。

依山傍水,真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顾云浩心里大赞一声,拭了拭额上些微的汗珠,嘴角含笑,拾阶而上。

步入大门,一路经讲堂、过回廊、至后堂,顾云浩总算到了自己的寝舍。

陵江书院的学子讲究一个贵精不贵多,即便书院传承日久,声名远播,但其实院中学生并不多,拢共不过七十三人。

跟官学相同,陵江书院也分为内舍跟外舍。

只是这里的内舍学生只十九人,基本都是已经取中了秀才,即便有一两人并非生员,但也是考过了府试,只差临门一脚。

而外舍分为甲班跟乙班,甲班学生二十人,乙班二十四人。

值得一提的是,陵江书院并不招收蒙童,一进学,便直接开始讲治四书五经。

虽都是治四书五经,但内舍跟外舍也是有些不同的。

内舍的学子基本是以应对乡试为主,因而即便治经,主要为制艺,以时文、策论等为主,随后诗赋、杂文、表判、算学之类也是要学的。

而外舍学子基本乃是以童试为纲,与内舍不可同日而语。

外舍甲班的学子,基本便是进学几年,准备下场应试的,而乙班的大多是刚进书院。

因着书院里学子并不多,所以大家住的也尚算宽敞,皆为两人一间寝舍。

寝舍并不大,但好在所需之物都算齐全。不仅有两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