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宦海 > 第 76 章

第 76 章(5 / 7)

生不至于因‘三急’之故,在御前失仪。

但是此时,顾云浩却是没有那个心思吃饼的。

他仍在奋笔直书,誊写正卷。

即便是精炼删改之后,他的这篇文章仍有好几页纸,因而不得不抓紧时间。

终于,他还是赶上了时间。

闭考之前,顾云浩看着墨迹已干的卷子,心中松了口气,随即又是满意地一笑。

或许这一次,才是他最大的赌博吧?

第119章:阅卷

殿试之后, 各考生的试卷便会立即收存起来。

试卷一经收好,礼部各官员就开始各司其职,启动阅卷程序。

相对于会试, 殿试的试卷更是要长久保存的, 就连受卷、掌卷、弥封等程序, 都专门设有官员主持。

只是殿试的卷子, 虽然会糊名弥封, 但却并不誊写对读。

这也是为了让阅卷官们看看考生的笔墨。

一般待殿试之后,全部试卷弥封完毕, 便会开始阅卷。

因着殿试仅有一题,考生也只两百多人, 阅卷的工作量其实并不大。

加上殿试阅卷,直接关系到各贡士们最后的排名,因而更是要公开公正。

由此种种, 殿试阅卷之时, 并不再设阅卷房, 而是由九名阅卷官同时轮流阅卷。

为了避免阅卷官徇私, 殿试阅卷之时,那都是九名阅卷官同坐一处, 轮流看卷的。

也就是说,顾云浩他们这二百名贡士的卷子,是都得要在这九名阅卷官手中走一遍的。

若是阅卷官看中了考生的卷子, 便直接在弥封之处, 用笔画上一个小小的圈。

最后递交给主考官之时, 便会依据每一份试卷的圆圈的多少,来进行排序。

自然圆圈最多的前十份试卷,却是并不能由主考官定名次,而是会直接呈交皇帝,由皇帝御批钦定。

此次的九名阅卷官,更是来源广泛了。

有礼部的官员,亦有翰林院的翰林,内阁、鸿胪寺及光禄寺的官员也参与到了其中。

虽然这个阅卷的工作量不大,但众人都是不敢马虎。

袁振作为今年春闱的主考,此刻亦是不敢懈怠,只守在阅卷房内,分看阅卷官们看完的试卷。

看着一众试卷上或多或少的圆圈,袁振一面记录,一面感叹。

怎么阅卷开始了这一上午,居然没看到一份压的住场面的卷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