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 章(3 / 6)
元化帝此举是为了抬举师祖,但顾云浩心里却不那么认为。
即便元化帝因着曾经夺嫡之事,对左相跟副相心存疑虑,但也未必就会真的信任师祖这个右相。
而且,师祖已经是身为右相,可谓位极人臣。元化帝身为帝王,不制衡打压其权势便是极大的宽容,又哪里会那么大的心反而去抬举呢?
因此,王阁老此次辞官,对于师祖这个右相而言,其实并非是一件好事。
毕竟师祖与王阁老不睦,这已经是满朝皆知的事,现在王阁老辞官,左相跟副相处境尴尬,那么他这个右相没了人制衡,也不知道元化帝心底是如何想的。
想到这里,顾云浩也生出了几分担忧。
他不过是一个新任的翰林罢了,有些层面的事情,是他完全接触和了解不到的。
一切只得等散职后见过师祖再说了。
思及至此,顾云浩不由抚了抚额。
户部啊,那可不是一般的地方,管着整个华朝的银钱赋税。
这王阁老年纪又不大,说不定几年之后便会更进一步身居相位,怎么会突然辞官……
难道是……
这时,顾云浩突然想起一事,随即更是目色一凛,眉头也跟着蹙了蹙。
越想越是觉得心思明朗,只恨不得立马散职,得以去孙府寻师祖问个清楚。
第135章:尚书人选
右相府, 孙惟德的书房竹香居内。
“师祖,户部那边如此大的动静,可是圣上对新政之事有了决断?”
虽然极力克制,但顾云浩还是忍不住出言问道。
要知道历来的变革新政, 那都是首先从税赋入手的。
他殿试的文章, 亦是首先提到的便是改革税制。
而户部管理着整个华朝的赋税钱银,若真是元化帝要新政变革, 那么换一个更为贴心的户部尚书, 便是情理中事。
毕竟王阁老虽然颇有才干,但行政之风却是比较谨慎图稳。
若是要新政的话, 守旧派的王守和显然是不太可能成为元化帝的改革大将的, 那么让他继续留任户部尚书的职位, 就对新政是有害无益的。
如此逼退王守和辞官归乡,再选派合适的人手主政户部。
这样一来, 后面改革税制之事便会顺利许多, 新政之路方才能继续走下去。
顾云浩想到这一可能, 更是心绪翻腾, 怎么也压不住心底的那股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