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6 / 6)
的官员们都神色皆变,就是元化帝此刻也是面沉如水,眼中甚至还带着几分寒意。
要知道方才那话,其实已经算是在威胁元化帝了。
毕竟若是有官员为了进谏死在了这朝堂之上,那么元化帝这一朝必然是要出名的,更是会在史书上留下极为浓墨的一笔。
元化帝在今后的史书上自然是留下不进良言、逼死朝臣的骂名。
而敢于死谏的一般都是名流青史,成为忠臣贤良,敢于直言的典范。
殿内众人都是知晓其中关窍,都是不敢多言,瞬间整个太和殿内陷入了让人窒息的静谧之中。
“哦?死谏?”
这时,元化帝突然声音清冷地道:“朕还从未见过,今日倒是能一观了。”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要知道历来以明君为目标的帝王,都是极为爱惜羽毛的,生怕有个什么事掩住了自己的政绩,不得在史书上有个好名声。
元化帝虽然是少年天子,但满朝官员都知道这位年轻的帝王一心乃是想要名垂青史。
现在却不想改变了主意,变得不顾名声起来?
那位鸿胪寺官员显然也没有想到元化帝会如此说,当下也是愣住了。
但在众人的注视中,那官员也只是片刻便反应过来,随即目色一紧,向着元化帝叩首道:“微臣与陛下道别。”
言罢,便往左侧的柱子上撞了过去……
第145章:龙颜大怒
太和殿内一应装饰皆华贵非常, 处处彰显着皇家的风范。
殿内的柱子用料乃是大理石。
为了看着气派,石柱外面都贴了一层薄薄的金片。
每每大朝会时,一众官员们到此参拜帝王、奏事进言, 站在这奢华恢弘的大殿之上,都能有一种天子威重的感觉。
然而, 就在今日, 却有一官员血洒太和殿。
这人便是鸿胪寺的五品官员郭槐。
郭槐乃是寒门出身,好容易考中了进士, 在京中熬了十多年,直到如今却是已经年近五十,也不过只是鸿胪寺一名五品小官。
在朝廷各部之中,鸿胪寺像来是个冷衙门,没有什么实权。
而郭槐身为鸿胪寺的官员, 品阶又不高, 在雍京这个处处是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