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章(3 / 7)
般法子来阻挠新政之事。
但若是真如顾云浩所想,这事乃是徐景的手笔, 好像也有些说不过去。
徐景虽然行事张狂狠辣,但总归也是在朝多年的礼部左侍郎, 有如何会如此天真到以为死谏能逼迫到元化帝?
“师祖, 难道此事真乃徐景所为?”
想了想,顾云浩还是问道。
毕竟师祖孙惟德与杜允文同为宰相多年,两人打了数年的交道, 对于徐景此人也是比他了解的更多。
闻言, 孙惟德点了点头:“应当差不离。”
还真是徐景!
顾云浩自然是相信师祖的判断, 但却仍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难道此事左相不知晓?”
思来想去, 顾云浩还是有些不相信左相会允准徐景这般行事。
元化帝即使再年轻, 再重视名声, 但好歹也是顺德帝看重培养的帝王,怎么可能轻易被人裹挟。
杜允文即便如今式微,但入阁多年,心思城府绝对不浅,怎会做如此不智之事。
不仅是杜允文,就连徐景,应当也不至于张狂至此吧……
“此事关系重大,徐景即便是再大胆,也不敢越过杜允文自作主张。”孙惟德却是说道。
听了这话,顾云浩亦是心里一震,沉默下来。
他觉得好似有什么东西被忽略了。
见他陷入沉思,孙惟德只是含笑吃了口茶,也不去提点他。
虽然顾云浩乃是他看重之人,心思城府也够用,但总归是年轻稚嫩了些。
加上又没有真的经历过什么事,有许多事情还是想得简单了点。
要知道在朝为官比不得地方,京中形势多变,人际复杂,一个不小心便会落入别人的计算之中。
更何况顾云浩这个他最为看重的弟子,还为着新政之事为人所记恨。
现在有他这个右相的师祖在还好,但若是有一日他辞官回乡了,便不会有人再护着顾云浩、江清华等人。
因而,孙惟德亦是觉得,在他退出内阁之前,还是应当让顾云浩等人尽快能独当一面。
故此,在顾云浩进入官场之后,孙惟德便经常找了他过来论及朝中诸事,有时从旁提点一二。
眼下见顾云浩在思及今次朝会上郭槐死谏一事,孙惟德便也先不多言。
“师祖,圣上已然决心改制税赋,又有何人敢拂逆龙鳞。”
顾云浩皱了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