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章(6 / 7)
本以为张狂又行事果决的徐景,已经是极难对付的存在,是他们新政之事的重大阻碍。
现在看来,他是将事情想得简单了。
左相杜允文,方才是那个最需要防备之人。
仅仅从朝会郭槐死谏之事而言,便可见杜允文此人,不光是擅于筹谋、行事缜密,更是极会揣度人心,城府心机之深,简直让人防不胜防。
难怪此人能入内阁,成为权倾半朝的左相。
即便有孙惟德这个右相的师祖,顾云浩还是对这些阁臣相辅们的手段行事所知不多,毕竟孙惟德乃是师祖,又待他一向宽厚。
只有到了今日,看到了杜允文如此行事,顾云浩方才算是真的见识到了这些相辅重臣们的城府手段。
原来,到了位极人臣的时候,君臣之间其实并非是自己想象的那般。
只有低层次的官员,面对皇帝的时候才是心存敬意,言听计从,丝毫不敢逾越。
而到了左相杜允文这里,虽然面上敬畏帝王,然而却还是存了算计之心。
君臣之间甚至还有些暗暗较劲的意思。
难怪自古以来,历代都有君权与相权之争。
难怪,华朝立朝以来,并未一如前朝仅一丞相,而是分设三位宰相互相制衡。
此刻,顾云浩只觉心中似有一扇门瞬间打开了,整个人豁然开朗,以前许多想不明白、看不透的事情,现在也明悟不少。
他,总归还是将这个官场想得简单了……
第148章:升官
******
于大朝会时, 在太和殿死谏的郭槐,最终落得个株连九族的下场。
在此之后。元化帝一连数日皆是脾气大变, 处置了不少官员, 朝中众人皆是战战兢兢,生怕行差踏错。
许多人都说是那死谏的郭槐惹得龙颜大怒,连累了旁人。
然而却还是有人知晓,元化帝随后处置的那些官员,只怕是早就看不顺眼,但一直寻不到合适的机会和借口发落罢了。
而且,即便是对死谏之事厌恶至极,但萧穆言好歹身为一国之君,掩藏情绪那是君王的基本功。
再加上萧穆言如此君主,显然不是一个心胸狭隘之人,又怎么会因着这一件事震怒这么久?
不过是借题发挥,以此事佯装震怒,随即发落一些平日想要处置的官员罢了。
至于那些被发落的官员, 只要细细留意的话, 却是能看出一些什么迹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