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1 章(2 / 6)
。
而这位邓仕建,却是右相一派的关键人物。
因着孙惟德在升任宰相之前,便是当时的吏部尚书,顺德十三年,孙惟德官拜右相,吏部尚书之位空悬,吏部诸事仍由孙惟德做主。
直到顺德十四年,孙惟德建言顺德帝,宰相手中权柄过甚,未免处事偏颇,不便再主政六部,还顺便推荐了当时的吏部左侍郎邓仕建。
可以说,邓仕建是孙惟德一手培养提拔起来的。
甚至连邓仕建的弟弟邓仕文,亦是托了右相一派的权势,方才能那般迅速的提拔,以致如今官至正二品大员。
照理说,这邓氏兄弟二人,应该是绝对的右相一派,乃是孙党的中坚力量才对。
怎么现在邓仕建却是会如此行事?
要知道顾云浩乃是江程云的弟子,因着江程云并无入京争权之心,顾云浩便成为了孙惟德最为看重的弟子。
而现在户部那边缺人手,吏部竟然是将顾云浩调入了户部。
需知如今的户部虽然看着风光,前途似锦,但也是危机重重。
而且,这位邓仕建邓尚书还一字都未向孙惟德透露,后面竟是直接递交了奏折,由季铭呈交御前了。
这邓仕建如此行事,实在是不太像攀附孙惟德的样子了……
毕竟于公,按着内阁宰相的分工,吏部之事,是应当呈交右相孙惟德知晓之后,才御呈元化帝。
于私而言,这邓仕建既然为右相一党的官员,而顾云浩好歹乃是孙惟德看重的弟子,将顾云浩调往户部,也是该跟孙惟德言语一声才对。
最后,却是在奏折呈到元化帝面前之后,吏部左侍郎孟盛才私下跟孙惟德提及这事。
这里面的事情,看来还真是不简单啊!
第158章:右相之争
细细思量了他经翰林院调任户部之事。
得出的结论, 却是令顾云浩心中一颤。
难道说……
吏部已经脱出了师祖的掌控了么?
要知道当初于顺德一朝, 孙惟德在吏部主政经营多年, 后面虽然官拜右相, 但现今吏部的许多官员都曾是他一手提拔培养。
而且,于内阁三位宰相的分工和权势划分来说,吏部也一直都是由孙惟德负责。
然而如今, 孙惟德一手提拔起来的吏部尚书邓仕建, 却是直接越过了孙惟德去。
这里面的事情,就很是值得人玩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