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宦海 > 第 121 章

第 121 章(2 / 6)

着梁如海之事或许会有转机,杜允文跟陶明哲却是以攻为守,直接上表弹劾季铭,甚至还牵连季铭的另一个得意弟子越省提学李霖越。

毕竟再是看重梁如海,季铭也不会舍己为人,眼下他自身难保,陷入越省徇私之事,又有多少心思去为梁如海谋算?

而且元化帝那边,只怕也是进退维谷。

若是仅仅想要保住一个梁如海倒还罢了,现在又多了一个季铭,附带一个李霖越。

如此一来,若是全数保下来的话,被有心人传出些风声,岂不是有损帝王的名声,认为皇帝偏私。

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来,只怕勋贵世族那边更加不满元化帝,认为元化帝有心与守旧派对立,所以处处偏袒季铭等人,军队那方面,也会生出悖逆之心。

毕竟杜允文等人弹劾所奏之事都是言之凿凿,多半是很下了一番功夫的。

只是以着杜允文跟陶明哲的手段,能如此构陷季铭等人,多半是已经准备了许久,若真的下令核查,只怕非但不能还三人清白,更是可能直接查出更多的事情来。

为官之人没几个是干净的,特别是季铭、梁如海这般身处高位之人,更是绝对经不住细查。

顾云浩明白这一点,杜允文跟元化帝更是心知肚明。

故此,在这件事情上,杜允文跟陶明哲确实走了一步好棋。

而且,就算是师祖孙惟德站在元化帝一方对抗杜允文,只怕也是收效甚微。

毕竟这还只是文臣之间的争斗,虽然步步为营,但总归不至于翻覆乾坤。

要知道杜允文身后站着的是整个华朝的勋贵世族,不仅在文臣中自成一党,更重要的是在军中的影响力更是无人能及。

元化帝初掌帝位,若是真正撕破脸的话,华朝的几十万大军,只怕仅有薛海麾下的十来万禁军听令于他。

若是那样的话,军中必然大乱,更别论虎踞藩地而狼视雍京的平王跟蜀王了。

对于这一点,早在太上皇去世之前,顾云浩便跟孙惟德细细分析过了。

不仅是季铭,就是现在的元化帝,都是无法真的与杜允文相抗衡的。

唯一的办法,只有退步,稳住帝位,只待慢慢掌控了军力,方才能有可为。

既然早就预料到结果,知晓元化帝最后都会在这场风波之中退让,孙惟德便当机立断,即刻将顾云浩从旋涡之中捞了出来,直接从户部调任到都察院。

对于此,顾云浩虽然是心中无奈困苦,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