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4 章(6 / 6)
是不置可否地一笑,道:“陛下乍然殡天,太子年幼,本相既然承陛下隆恩,辅助太子治国,自然当为大局计,求天下安泰,将军可愿听本相一言?”
“丞相忠君体国,卑职自愧弗如,自当尽听丞相之命。”薛海心中已经略微猜到了顾云浩的意思,当下一拍胸脯,恭敬地应道。
“平王与蜀王,留不得。”
顾云浩眯着双目,眼中透出凌厉地光芒,一字一句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而后又道:“先帝在位之后,平王与蜀王相争夺嫡,虽是为先帝所厌,然其乃先帝亲子,故留其性命。陛下因顾念着先帝,加之未免背上残杀手足的骂名,从而放其回藩,然两王不仅不知皇恩,甚至肆意妄为。”
“眼下太子年幼,若是两王心存他念,咱们得陛下信任,托付于江山,还是该得小心些,早作对策才是。”
说到这里,顾云浩便不再言语,只看着薛海。
不出顾云浩所料,只见薛海听闻此话之后,极快地便想到其中的关键和利弊,当下便一拱手,道:“丞相大人所言极是,卑职尽听丞相吩咐。”
“以本相所见,未免太子登基之时出现变故,平王与蜀王两人,如今既然在京中,咱们索性除之以绝后患。”
顾云浩冷声道:“如今陛下刚刚殡天,趁着朝中众臣还不知晓此事,请薛将军亲自带人去一趟皇陵,取了两王性命,以免夜长梦多。”
闻言,薛海也是点了点头。
毕竟只要元化帝殡天的消息一旦传了出去,那么朝中、内宫、藩王甚至整个雍京城,都会为之震动。
到了那个时候,即便是他跟顾云浩两人再有办法,也绝对是忙得晕头转向,说不得就在这个首尾难顾的时候,一个不留意,让平王跟蜀王找到了机会,脱离他们的掌控。
要知道,虽然元化帝将平王跟蜀王拘禁在京中为顺德帝守陵,但总归是为了免得背上残杀手足的骂名,没有向两人起杀心,也没有褫夺两人的爵位。
因而,只要两王离开了京城回到封地,那便又是纵虎归山。
眼下形势紧急,杀了两王,绝对是一劳永逸之选。
“卑职领命。”
薛海当下便目色肃然地领命,而后想了想,又道:“敢问顾相,此番诛杀两王,是陛下的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