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5 章(5 / 7)
此案。
铭元三年六月,钱卓然认罪,并招供出其他不少事情,其中最重要的一事,便是于先皇元化年间,伙同罪臣杜允文、陶明哲,一起私下截留两万余名阵亡将士军属抚恤银,从而构陷当时的内阁大臣、户部及工部尚书季铭。
此结果一出,朝中官员们都开始纷纷思量其中之事。
顾云浩如今掌控朝局,权势滔天,所有官员都是在揣度其心意。
有那些消息灵通之人,自是暗暗了解到了那季家曾经的季二公子季航,乃是顾云浩的知己好友。
因着晓得这一层关系,一些给予讨好顾云浩的朝臣便开始上折,建言为当初季铭一家翻案。
见到了想要的局面,顾云浩自然是神清气爽,当即下令刑部陈云华,为季家平反。
同年九月,都察院左都御史段学上本,奏言,因着先帝仁慈,曾为季家留下一丝血脉。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虽然这一切都是在他的掌控之中,但真到了这个时候,顾云浩还是心中一松。
含笑向着段学微微点了点头,投之以满意的眼神,顾云浩下令全朝寻找季氏后人。
同年年底,季家季二公子一家被滇省巡抚所寻到,急急回往雍京。
顾云浩见着已经阔别十多年的好友季航,心中一暖,当即提任季航为工部右侍郎,因着当前工部尚书出缺,顾云浩便直接令右侍郎季航负责工部新政之事。
铭元五年,新政已经持续了六年多,基本初见成效。
礼部尚书袁振、户部尚书江清华、兵部尚书何奇骅、工部右侍郎季航分别负责部内新政之事,一时间,华朝上下皆是一片新气象。
……
铭元十年,丞相顾云浩主持的新政已经满十年了。
在过去的十年里,华朝的税入翻了四番。
原本税入最重要的人口和农业税,已经并非是华朝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
航海、边贸、商业等皆是呈现了一片大好的形势,为华朝财政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国库丰盈,百姓富足。
有了如此丰盈的国库和财政收入做后盾,礼部的官学改制也取得明显实效。
随着顾云浩颁发的丞相令,礼部尚书袁振大刀阔斧地在全国各县设立了蒙学堂。
与之前的官学县学只招收秀才功名的读书人不同,此番的蒙学堂却是面向的乃是适应的蒙童,而且所收取的学费也很低廉,寻常人家若是有心,也还是勉强可以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