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2 / 4)
至于保存。
蕃薯储存在地窖中,可以吃到来年的夏天。
蕃薯做成薯条,也是农家的过年零嘴儿,图个甜味儿喜庆。
当然,若是还想保存得更久的话。那就是做成了蕃薯淀粉、蕃薯粉条,只要晒干不受潮,那就真是放个几年,拿出来照样可食用。
在大朝会上,永和帝大喜。
对着满满的收获,还有官员与勋贵们的吹捧,那等拍马屁的折子太多了。永和帝都是看腻了。当然,嘴上还是要批评两句的。
可心里,永和帝非常受用。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种植蕃薯这事情,大有利可图。
永和帝的皇位更稳当了。
于是,永和帝大手一批,表示蕃薯这物不能谨谨的限于了燕京直管的顺天府。这能限于他这位帝王的眼皮子下。
这还是要继续推广的。
当然,还是原来的策略,不是忙碌的就上马,全天下推广了。
大周朝开国不过三位皇帝。当然,永和帝不承认了宣惠帝。在官方的说法,就是开国才到第二位皇帝永和帝临朝治世。
这等盛开之始。
蕃薯这等神物就是没出现,那也是海内升平,和乐融融,民风纯朴,吏治清明的。
总之,这等时候,蕃薯的推广,不能急,不能急。
永和帝看得出来。
这是官员和勋贵们有私心啊,想捂嘴蕃薯大加谋私利啊。
不过,永和帝没追究了什么。
这位帝王着想于天下。帝王很清楚,人皆有私心。所以,把蕃薯这一物暂时在上层的家族中种植推广,也是可以的。
慢慢的由得天下百姓瞧着这蕃薯的好。然后,再是一步一步的朝下层推广。
上行下效。
这等效果虽然慢,却会非常的显著。
为何?
因为老百姓实在。没见到实际的利益前,你就是把蕃薯吹捧得上天了,没见着蕃薯的大收成,百姓他也不会信的。
人误地一季,地误人一年。这老百姓的生活,就靠着地里的那点子收成。
一季地误了,收获少了,那可是让老百姓饿肚皮的。
永和帝自然治理过地方,所以,他宁可推广蕃薯慢了,这步子的基调也得稳了。稳步增长,在永和帝眼中,也是妥当的。
万里山河,何其辽阔。
治理天下,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