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四章牛天玲报仇(1 / 4)
昔年大禹治水深得息壤之力,息壤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停的在生长,是一种自己会生长的土壤,用来治水再好不过。
天下息壤遗迹颇多,但大多不为人所察。
息壤下,肯定有一块土骨石,这种石头能生息壤,但随便将此石埋入地下,也不能产生息壤,还要看该地水脉、土脉、风脉,条件都具备,才会长出息壤,并且越长越高,直到长成一座大土丘。
可为什么叫狐狸坟呢?每隔六十年的八月十五,也就是一个甲子,山东九府一百单八县有头有脸的狐狸都会齐聚于此息壤之下。有头有脸是形容狐狸有些道行,山东民间叫作狐狸赶会。
赶会为的是什么呢?为了息壤结丹。
凡是天下生长之物,没有一种是长起来没头的,长到一定程度,必然结果。息壤也不例外,做为一种土壤,生长六十年就会结丹,此丹叫作土丹,也叫壤中黄,六十年一熟。
掘息壤盗丹服食,顺便在息壤丘顶拜拜月亮,吐纳吐纳,讨讨封,是每只有志向的小狐狸打小的梦想。
讨封就是在狐狸拜月之际,有人走过去口头封它一下,比如随口而说,这个狐狸成仙了,那么被封的狐狸就可以成为狐仙。要是随口一说,这狐狸成精了,那狐狸也就成了狐狸精。要是笼统的说,这狐狸成了,那就看说话人的身份和狐狸本身造化了,理论上看,封狐狸的人身份越高,狐狸的造化就越大。
每到一个甲子,山东乡间常会看到成群结队的狐狸往狐狸坟赶路,界时狐狸坟周围黑压压的全是狐狸,少不得要经过一番赌斗,决出狐狸中法术最强的,才有资格享受地丹,才能自己独据丘顶拜月,余者也就散尽了。
面对每六十年一次狐狸聚会的奇景,周遭百姓多有不识者,以为狐狸祭祖,也就叫了狐狸坟。
我的流浪赶虫生涯中,有一位挚友相伴,叫黄金童,这大哥坐了十一年牢,一辈子没干过一件正经事儿,他入狱前赶上了一次狐狸赶会,他在狐狸坟周遭下了几千个狐狸套子,憋着劲要逮尽狐狸,剥皮卖钱,倒是套住了不少,不过那些狐狸也不是好惹的,祭起砖头瓦块将他一条腿砸折了。
不过黄金童天性生猛,阴差阳错中,他从一头狐狸嘴中抢来了地丹,后来狐狸就散去了,他又雇挖掘机挖开了息壤丘,里面除了一块土骨石,什么也没有,他盗走了土骨石。
拖着伤腿回家,很是愤闷,原本以为有财宝,不想以伤了腿为代价,就弄了块破石头,几张狐狸皮,和一块黄了巴唧的土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