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江湖闯啃(2 / 4)
,我说怎么觉得这两个人别扭,原来是江湖骗子。不用多问,下一步那傻子肯定要喝饮料,饮料盖上一定能中大奖,肯定会站出另一个人来,用一种谁也没见过的外币换傻子的中奖瓶盖,随即下车。然后傻子攥着一叠子号称英镑的外币说那不是钱,他不要,这个时候又有两个托用很便宜的价格上来换傻子的外币,比如一百块人民币换一百英镑,还有个托站出来说不能蒙骗傻子,傻子这亏吃大了。这时车内想赚傻子便宜的人更是趋之若鹜,自己找倒霉,纷纷过来换傻子外币,换个差不多以后一票人等全部下车,车内换过外币的人才会发现手中原来是秘鲁币,而且是人家秘鲁国早已作废的钱币,只不过钱币上印着维多利亚女王而已。
这一行在解放前叫作闯啃,那时候用傻子的少,用小孩的居多。用小孩的调侃叫作:怎科子。多用十一二岁的小孩,拿着一个信封,在街头晃荡,专找那些长衫衣冠客。与小孩擦肩而过时,小孩问一句,能帮我看看这是什么信吗?
不驻足什么事没有,此时如果驻足搭言,基本已经被骗了一半,那信封上写着极其体面的小行书。贴着两毛五的邮票,那可是大洋两毛五,殆非今日物价。如果此人替小孩拆开信来看,就已经被骗七八分了。信中言明,承上海某君托买东北山参四只,今已够得,随信寄去,还附有一张二十四块大洋的发票,另有一个小纸包,里面包着细细的四根野山参,凡野山参比芹菜粗的基本已是六品叶了,凡品更细,故而信内能够装下。
这时一般人就动心了,那个时候人参没有林下参,都是野生,实乃硬通货,寄信主人花了二十四块光洋购得,到哪家药店扔着买,不得给个十七八块大洋。
贪小便宜之心上来就坏了,看信之人一定动问这信是哪里来的,小孩就说是这里捡的。看信之人凭欺小孩年幼不经世事,就对他说:你小孩子家家的,要信做什么,给你两毛钱,买果子吃去。
小孩就说:我还得带给我爸爸看看呢,两毛太少,非得给我八块大洋不可。
一番扭闹,讨价还价之后,五元成交,看信人满心以为自己赚了十几块大洋的便宜,那时候两块光洋点一桌鱼翅席。结果到药店一看,四根香菜根儿,方知上当。
这吃闯啃饭的却不是这小孩,乃是小孩幕后师父,这一行当收徒不用举荐,都是师找徒,专门寻摸那些在家不听说,不听道,学买卖受不了规矩,当徒弟受不住管束,背着家里、背着铺子偷偷跑出来的半大小子。油嘴滑舌,好吃懒做,闯啃师父先带着吃几顿好的,办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