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3 / 7)
老师太厉害了吧,才三十出头,听说已经是副教授了?”
王穆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可不是,说不准今年就是正教授了。”
女老师感叹:“年轻有为,长得又帅,让我们这些普通人怎么活?”
“谁让我们没有傅老师那么好的命呢,”王穆说道,“要是咱们能有个在出版集团当社长的妈,学校领导都天天巴结的爸,估计也能一年发表五六篇C刊,重大基金项目争着抢着往手里钻,有事没事怼个院长什么的。”
几个老师小声惊呼:“这样的吗?”
“傅老师人其实还不错,但是他本科不是研究我们文学的,半路出家,水平上怎么说呢……”王穆笑道,“听的传言啊,不一定靠谱,说是我们傅老师硕博期间,水平太差,把他导师气得进医院了好几次,说是以后出去别说是他教出来的学生,嫌丢人。”
有个老师好奇地问了一句:“傅老师导师是谁啊?”
王穆眼里闪过一丝不甘,含糊地说了一个人名,是一个国际知名的学界大牛。
“所以这么多年,我们都很少听傅老师说起来他的导师,不信你们问郝老师,傅老师是不是没提过他导师?”
郝津有些尴尬,敷衍地点了点头。傅时遇确实没怎么提过他的师门,文学院十分看重师承关系,导师的地位和学生的地位也有那么点牵扯,在郝津看来,傅时遇是低调,不想显得是自己在显摆。但这会儿反正傅时遇听不到,郝津不想得罪王穆。
“听说去年评职称的时候,傅老师的父亲邀请了校长还有好几个校领导一块吃饭,这社会,很多事情,没法说……”
虽然所有的话都是“听说”“传言”打头,王穆仍旧说得言之凿凿情真意切,从傅时遇一个人的恶行上升到对整个院系的影响,最后上升到我国高校管理体系的不足,傅时遇这人如此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直让人哀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竟让这等二世祖耀武扬威。
程疏沉默地听了一会儿,起身离开了八卦的人群,去水边洗过手,然后坐在溪滩上看手机。
过了一会儿,傅时遇过来坐他旁边,递给他刚烤出来的芝士红薯。
程疏接过去,傅时遇笑道:“口味没变啊?”
程疏随意地应了一声,回头看了一眼,方才说得热烈的几个人已经停下了闲谈,王穆和郝津在收拾场地,看起来是准备玩游戏。
程疏问道:“那两个是你的朋友?”
傅时遇随着他看了一眼,头倚在溪边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