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3 / 4)
行车票,顺便弄到了一张收音机票,买一个收音机回去也省的他爸爸大冬天的还往外面跑,冻感冒了都不带消停的。
这年头的自行车都是二八大扛的,颜色也都一样,除了牌子没什么好挑选的,陈建邦给毛金兰选了一台凤凰牌的,这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车子品牌了,买了收音机和自行车,再买了两斤棉花和两丈布,毛金兰和陈建邦便打道回府,此时已经是下午了。肚子饿得厉害,他们便在街边的店铺里随便吃了一点。
车买回来后毛金兰学了两天,等她能熟练地骑自行车时也到她们进修的日子了。
进修的学校在热河市的另外一边,去那里要骑车穿过大半个热河市区,和她们一道儿去进修的还有另外两个纺织厂里的女工,男工是一个都没有的,来给她们上课的都是各个厂里的妇女主任或者工会的女管理。
陈建邦觉得毛金兰上的这个进修班就跟后世的管理专业差不多了。
去上学的第一天是陈建邦送毛金兰去的,陈建邦不放心她一个人骑车去,毛金兰说了还有其他同事一起走他也还是不放心,为此,毛金兰的同事还把她笑话了一遍。
说不害羞是假的,可除了羞涩,毛金兰心里就只剩下了甜蜜。
上完了一天的课,想起自己自从上班以后就冷淡了丈夫孩子,她心里是愧疚的,恰好路过热河江边,看到有人在卖青菜,这时已经进入凛冬,青菜极为难得,毛金兰和她的同学们齐齐停下车。
老农的菜摊子上除了常年的白菜和土豆冬瓜南瓜外还有两大把韭菜,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春天才能见到的小白菜,毛金兰没问价格,直接上手拿了一把,为了怕别人抢她先递给了老农。
老农的青菜不愁卖,因此价格便格外的贵了起来,毛金兰她们这一帮女人都不是缺钱的主儿,各个都买了两块钱的,有几个没买着的和买着了的人匀了一点,之后又问起了老农明天来不来。
老农早些年打仗瞎了一双眼睛,解放后回了家里娶了一房媳妇儿生了两个儿子,现在子孙满堂,儿子孙子都有出息,原本他可以颐养天年的,可他就是闲不住。
去年想起当年打仗时和他同被窝的老兄弟说的炕洞菜,便一天到晚的对着西屋没人住的炕琢磨,这一琢磨之下还真的把这个炕洞菜琢磨了出来。今年才刚刚入冬他便开始准备了,今天出来卖的是今年的头一茬儿炕洞菜,家里还有不少呢。
“今天没有了,要有也得下个星期啦。”老农说完,手脚麻利的把摊子上的东西收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