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74 (2)(13 / 22)
上的阿玛多了一丝人情味吧。
胤带着我去了书房,给我泡了杯茶,又将一本书放到我面前,我翻开书籍,有些不敢置信,这记载着大清的历史,记载着我生前和死后关于大清的一切,记载着我疼在手心里的儿子在我死后得不到庇护,做了斗争的牺牲品,一代不如一代。短短一段话交代了我的子孙后代的一切:
保泰,裕宪亲王福全子,初封世子,袭爵。生于康熙二十一年四月初七日,康熙四十一年封世子,康熙四十二年承袭裕亲王。雍正元年二月管理理藩院事务,任镶黄旗满洲都统,七月议政,九月兼任镶白旗汉军都统。雍正二年二月管理礼部,四月管理宗人府事务,协理总理事务。雍正二年十月,坐谄附廉亲王允国丧演剧,十一月夺爵。以保绶子广宁袭,保绶追封悼亲王。四年,谕:“广宁治事错缪,未除保泰朋党之习。”夺爵,锁禁。弟广禄,袭。乾隆五十年,薨,谥曰庄。子亮焕,袭郡王。嘉庆十三年,薨,谥曰僖。孙文和,袭贝勒。子孙循例递降,以镇国公世袭。保泰子孙曾受乾隆皇帝御赐匾额千顷乌
我翻看写这本书的年限,确定这一切的真实,又看向胤,对着这书上的一切,并不符合胤现在的作为。这个侄子我一直看在眼里,他做得很好,将自己远离那个风暴,只是这书上的一切……
胤倒是对我很是敬重,他告诉我,他是胤,是经历两世的胤,被雍正他四哥削除宗籍的阿奇那,我相信了,又疑惑问他,为何要帮助我,帮助保泰。
他倒是诚实,和我坦诚他的打算,他说第一世因为有我这个叔父的支持他才感觉到一丝亲情,也是他欠了上一世的保泰,如此说来我应该感谢上一世的自己做了善事,给了这个孩子温暖。我相信他所说的一切,这烟城都存在了,还有什么不可能,若是在梦中,也是一个美梦吧。
从小生活在深宫的我并不是内心没有成算,额娘虽说离世很久,但她教会了我隐忍,教会了我看清自己的地位和现实,几十年下来,我如当初在皇父面前明志“愿为贤王”,真的不愿又如何,我没有他那样的身份,也没有他做握有的助力,年少时如履薄冰,想来第一世的自己看到胤应该也是出于对自己当年的遗憾吧。
在烟城的日子过得很好,这里和外面的时辰并不相同,时常去书房看书,每天和瓜尔佳氏去园林中散步,侄媳妇的医术自己也见到了神奇之处,至少如今的自己没有病痛折磨,嫣然和莞尔倒是有趣,如今自己也体会到了普通百姓的天伦之乐吧。弘时小家伙倒是时常爬到自己腿上,缠着我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