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2 / 6)
崔淑书和一众小副将站在距离吴景承稍远的位置,看着军师孙毅驱马上前,和将军交头接耳,一脸懵。
“崔副将,咱军师不会劝降吧?”一个年轻的小将军上前问道。
“你当军师是什么性子,那当年可是守城到最后也宁死不屈的人,怎么会降。”崔淑书双目死死盯着对面的敌军,似乎这样就能够吓死对方一样。
只见军师和吴景承交头接耳完毕,便催了一个令官策马前去敌军方向,没过一会儿便又回来和吴景承交待了些什么,吴景承点了点头。
在崔淑书的方向并不能看清楚那边的情况,于是他也只是大略猜测,可能是有了什么计策。
“崔副将,将军老往你我二人方向看,是什么意思?”那小将微微侧身,眼睛却是盯着吴景承那边的,他这样的小动作显得小心翼翼又有点贼乎乎的感觉。
崔淑书是个很干脆的人,见不得这样扭捏,于是昂首对上吴景承双目,双手一拱道:“将军,末将愿意出战!”
吴景承二话不说,大手一挥,便高声道:“众位昌天儿郎,今日敌军蛮子兵临城下,欺人太甚,但这时日我们也不便赶尽杀绝,遂与敌军约了叫阵三巡,挣个彩头,哪位儿郎愿意随崔副将前去?”
一时间,军中炸了锅了。
大家议论之中也都明白了吴景承的用意,缓兵之计不过是因为年根底下了,他不想打架,知道对方只是想讹点东西而已,其实谁也不愿意赶尽杀绝,更不愿意打仗,哪个人不想过太平日子呢,把头悬在腰上的日子都不好过。
这个叫阵三巡是早有先例的,早年间昌天国的开国皇帝本来和蛮族是同族兄弟。兄弟二人成立昌天国时因为谁坐皇位犯了难,于是各自在自己带的兵士中各选三位能战的虎将,大战三轮,最后是昌天的开国皇帝选的将领多胜了一轮,他也就成为了皇帝。而输了的蛮族的兄弟获得了昌天国三分之一的财物,做了藩王。
虽然和蛮族的分歧越来越大,但是这种叫阵三巡的决胜负的方法却流传下来。赢了的要给输了的阵营一些财或物,图个彩头。
吴景承在孙毅的提醒之下,拿出这个方案,颇有点给对方台阶下的意思,而对方其实打的也是敲竹杠,拿点钱财过个年的意思。
崔淑书出来之后,刚刚那和他交头接耳的小将于是也站了出来,两个少年都英武非凡,颇有点我辈出英雄的意思。
吴景承见身后的战士们一个个群情激奋地要出去迎战,自己也玩心四起,于是乎握紧了银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