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2 / 6)
,其实她是很爱热闹的,尤其这种心无旁骛的热闹感觉。
吴景承喝完了酒,再一抬头却没看到许笙笙,有些许失望,刚刚堆积起来的勇气也散了个干净。
不过虽然许笙笙不在,但是他的兄弟们还在,而且他也确实有话要和这些人嘱咐。
“兄弟们,”吴景承道,“本将军有些话想和各位交待一番,”刚刚还喧闹的院子渐渐安静下来。吴景承笑了笑,努力装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诸位儿郎为保我昌天国百姓安宁都浴血奋战,才能守得一方平安,我替我昌天百姓感谢各位儿郎!我能有幸认识各位,并且一同驻守三年之久,实乃在下的荣幸,我敬各位!”
话音落,院子里就响起了汉子们的大喊声,“敬将军!”
吴景承扬起手臂,一小坛子酒被一饮而尽,叫好声和痛饮之声此起彼伏。
吴景承缓了缓又道:“只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一时间院子里刚刚还热络的气氛瞬间冷了下来。
吴景承竟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看着大家一言难尽的表情,他也有点感触,但是该说的还是得说,“今年的年宴没有如往年一般在军中过,也是因着我得了消息,年后需得回京了。”
这是昌天国的惯例,在外驻守的将领每三年就需要回京,然后打乱驻守的顺序,重新分配。防的就是这些常年在外的将领们拥兵自重,形成朝廷没办法抗衡的势力。将士和将领不熟悉,朝廷才方便只用虎符调令安排士兵。兵不识将,才方便统治。
其实这种调离的分别,大家都早就习惯了,但是人非草木,有几个年纪小的,从一入伍就是吴景承带的小将领已经眼圈泛红。
院子里沉默下来,吴景承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情景,于是他和崔淑书交换了一个眼神,捧场王赶忙调动气氛,高声道:“诸位别哭丧着脸啊,咱将军是回京升官发财娶媳妇儿去了,咱应该替他高兴啊,大伙说对不对!”
这一句出来,又俏皮又带了好的祝愿,将士们一时间也不再只顾着沉浸离别的哀怨,气氛又回归热闹。
吴景承别的倒还好,唯独崔淑书那句,回京升官发财娶媳妇儿,嗯,娶媳妇儿!
没错,他是该娶媳妇儿了。过了年婚书就该下来了,那他应该有个像样的提亲吧,至少他得让老丈人见一面吧。
想到这里,吴景承就来了精神,趁着大家喝的五迷三道的,于是偷偷离了席,转身就开始找起了许笙笙。
将军府的下人们忙了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