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一路回忆(2 / 3)
不用可以的躲过一些名字不被提及。或许是只能等到把曾经那段时光都忘记的时候吧。
陆森把车子停好的时候我两个两个已经从大一聊到了大四。两个姑娘拾忆之旅还没有结束,泉州之行便已经要拉开帷幕。
泉州又称鲤城,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地处福建东南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同时泉州也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代有“海滨邹鲁”的美誉。
“我们先去逛逛开元寺,然后在西街附近吃中餐吧。”陆森说。
对于开元寺,夏欢喜唯一的认知就是弘一法师。据说他最后是在开元寺修行,在清源山上圆寂的。便提议下午去爬清源山吧,提议一致被通过。
一行人从天王殿入寺,殿后面是拜亭,拜亭前有一个宽约七八米、长约二十米的石板庭院,即拜庭。拜亭西侧有一座五层石塔,名曰仁寿塔;东侧亦有一座五层石塔,名曰镇国塔。镇国塔往北,便是弘一法师纪念馆。拜庭前方是宏伟威严的大雄宝殿,穿过大雄宝殿,便来到甘露戒坛。甘露戒坛殿前种着两株木莲树,还有一株菩提树。甘露戒坛的后面,就是藏经阁了,它是开元寺中轴线建筑群的终点和最高点。檀樾祠紧挨藏经阁,祠堂里面供奉着这个寺庙的大施主黄守恭。开元寺的主要景观大致如此。
弘一法师纪念馆静静地坐落在大雄宝殿东厢。从大门进去,是一个小小的四合院,草坪上种着一些矮树,一条十字形铺石路贯穿其间。在十字路交叉处,石阶前,立着一尊弘一法师无臂齐胸的白色石像。大门正对面的一栋一层三间的建筑,便是弘一法师纪念馆。登上石阶,入门便有一扇高约2米,长约5米的白色石屏,上题弘一法师的绝笔:“悲欣交集”。另一张照片是弘一法师的圆寂照,他身子朝外侧身躺着一张简易的木板床上,头枕着右手,左手自然地搭在腹部,腿微曲,眼睛闭着,露齿而笑。床下醒目地放着一双凉鞋。这个情景太奇特了,仿佛大师只是睡着了,似乎还做了一个有意思的梦,在梦中忍不住笑了。
陆森依然是他的摄影师角色,欢喜和思乐不亦乐乎的拍着照片。到钟楼吃饭的时候已近下午一点,肉粽自然是不可少,但是思乐不喜欢吃甜,就点了别的。一路上的小吃一个不拉的吃下,好在两个姑娘都不需要减肥。苏慕则是在一边看得比较多,陆森就扎进两个人中间玩开了。
“思乐,好像咱们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