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给自己当医生(1 / 3)
比如红薯蒸煮都很好吃,就别油炸着吃。炸物口感好,却对身体不够好。
所以别贪图口感这种假象之物,要吃到真营养物质才有助滋养身体。
然而身体体质本就是套复杂的系统,每个人的吸收水平,抗免疫功力都不同,所以治病也要因人而异。关键看个人体质如何。
严格说,地球上没有完全体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不同,就像基因一样,人手一份,各不相同。那么同种病针对不同体质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案,不可一刀切。
如何能快速有效治好病,就需要先了解病人的体质。
然而世界之大,人口众多,医生再有经验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总有没遇见过的体质,总会碰到难题。那么对于医生来说,治不好病,不过是一次失败,但是对于患者来说,可能会损失性命。
故而,与其靠别人救助,不如先自己了解一下自己的身体。
人体是自然产物,符合普遍规律,但也会存在特例,比如拥有一身占比很小的特殊体质。
医生考虑事情都是按大概率考量的,但患者若是少数特殊体质,按照大概率的治疗方法就不奏效。那么患者就会有错觉,认为医生无能,是庸医,或是失职误诊。
但没有那个医生不愿意治好病人的,治不好也是情理之中,更是偶然中的必然,是客观规律。
客观上无法完全避免医治失败,是人为不可控的。若把所有过错都堆积到医生身上,是有失公允的。
毕竟,医生没让患者去生病,自己的身体,自己才是第一负责人。也就是说,医生的职责是用于补救。你没把身体管理好,生病了,医生来给你补救,帮你恢复健康。但没治好,医生并不能负完全责任。自己的身体自己不爱惜,损坏了能怨别人吗?
所以,要想身体健康,一直持续健康下去,首先要改变观念,别什么都推给别人做,自己的事自己最该操心。
人们现在的做法都是反其道而行之。该关注的没关注到。你忽视了什么,那个漏洞不补救,就迟早“回报”给你。
人们的眼光都是向外界看的,订立一个个目标:我要一年挣多少薪资;我要职位高到什么级别;我要成就多大名气;我要征服或突破什么。一切向外看,却唯独不向内看,不肯多花点心思研究一下自己的身体状态。
你是建筑师,你是音乐界的佼佼者,你是画家,你是学术楷模,你们都是各种领域的专业人士,却唯独不对自己的健康钻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