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圆桌会议订前程(7 / 8)
途命运的一件大事,能决定他这个第38代村长兼族长是否能在族谱上写下一笔的转折。这个时候,什么辈分什么长辈的威严他都抛开了。他恨不得像评书里讲的,刘皇叔三顾茅庐请诸葛大神出山一般的虔诚了。贾村长给珍珍到了一杯水。
“来,喝点水,润润喉咙。咱爷俩今天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咱们就交交心,别说那些大话套话。你就直接以咱们村来举例,你说咱们怎么办?”
“大伯,我的想法还没成熟。”贾珍珍看着他的神色,有些不敢再说下去。
“就说你那不成熟的想法。反正我知道你是咱贾家村里出来的娃,不会对父老乡亲有什么坏心思。”
“我是这样想的,咱们村成立一个公司,村上以各种资源占股。村民们占30%股份,村集体占股15%,我以大超市、以我脑子里的点子入股,占股55%。我要绝对的控股权。”
不是她想多吃多占,有了灵泉空间,到现在这个境界,钱对于她来说已经只是一个概念。只是她毕竟在后世经见的多了,知道有些事情正确的方向。比如村民们现在兴起的上山采野果野菜,在后期势必要规范起来,不能一次性把山上的东西采绝种了。什么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绿色有机农业这些概念,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广大村民一时半会不能理解,这只有依靠她的控股权来实现了。
见她持续沉默,村长误会了,以为她在介意股份的事,忙着解释,
“这个不用你多说,我能理解,咱们村上一穷二白,全部卖了估计都抵不上你家的身价。”
贾珍珍没好意思,村民们现在是没有体会到贾家村的巨大潜力,是捧着金碗讨饭吃,略过这个话题,
“成立公司的好处是可以统一规划,比如咱们村的土地,干的旱的适合种蔬菜的咱就统一种蔬菜,湿得种水稻,沙地种瓜果。再比如像东平叔这种,是打渔的好把式,那他不用种地,他只负责打渔。哑巴叔养鸭子有一套,专门负责管理鸭棚。当然到时候这打渔、鸭棚就不是小打小闹了,咱们要规模化、统筹化才能达到利润的最大化。村里面的男女老少都是公司的职工。每个人年底有分红,平时在公司按照各自适合的方向上班,有工资。干得不好的,那自然是扣工资甚至开除。”
“那咱们不都成了城里领工资的工人了吗?”
“只要咱们公司发展得好,可比城里工人有钱得多。”
“那村集体的那15%干什么”村长想起了这茬。
“咱们村长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