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1 / 5)
大理寺查案,向来效率极高,尤其这一任的大理寺卿孙大人素来严明公正,极为讨厌这种鱼肉百姓的事情。
再加上梁溪县此案虽大,却牵连的并不广,朝中大臣与此案有关的,并不多。时间过去不久,孙大人就上报了第一结果。
皇帝对于此还是有所安慰的。可还没等皇帝高兴几日,这大理寺卿孙大人又上了道折子,直说这圣上的亲生子嗣康王殿下被牵扯了进去。皇帝看了奏折后自然是大怒,将惶恐在家等候皇帝传问的康王立刻叫进了宫中与孙大人对质。
细问之下,皇帝才知此事康王确实有些冤枉。原因乃是他那个惹事的庶长子五皇孙的母家,即是当初被安国公秦炽挑拨当面质问皇帝的那位皇孙。
这五皇孙的生母——康王侧妃张氏出身便是梁溪县的一个皇商之家。这梁溪县虽是个偏僻小县城,可周遭的环境极好,可产出一些特殊的布料,张家有一手独特的技术,便以此发了家,这张家在梁溪县一带是数一数二的富豪。当初康王抬举张氏,有一半也是看在了张家献上的钱财的份上。而有了康王做靠山,张家也顺势要了个皇商的名号,这也是此次梁溪县安案件中涉及的商家身份最高的一个。
那张家因张侧妃生育了五皇孙,素日里以自己乃是康王半个岳家自傲,仗着康王的声势在梁溪县独大,不少商家和官员为了拉拢张家和康王,进献了不少钱财,张家一时财迷心窍,也就收了下来。
其实在此次案件中张家连个从犯都算不上,也并未真正参与其中,只是收取了许多官商不干净的钱财,可那些商家为了保住条命,纷纷都说自己有张家和康王庇护,一下子就把张家和康王给牵扯了进来,这事就难以说清楚了。另一方面,这康王这些年也不是没用过张家献上的银子,不管有没有插手此事,这银子可确实是来源不干净的。
为此,皇帝一下子将康王的亲王的爵位降成了郡王,罚俸三年,将以往收的银子全部充入国库。康王本就不受重用,为人平庸,在朝堂上没什么机会去建功立业,好在是皇帝的亲生子嗣,天生就有一个亲王爵位,康王把这个爵位看得极重。而康王妃膝下还有个嫡出世子,等着袭爵。此番听说被张家无端连累,而降了爵位,夫妻二人恨不得将这张氏一家直接杀了泄恨。这五皇孙因是皇孙,又对张家之事并不太知情,而并无过大的处罚,只是从此失了康王的欢心,在康王妃手底下日子艰难了许多。可这张侧妃不过多长时间,就传出了病亡的消息。
五皇孙虽犯了事,可他对云罗县主郭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