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 / 4)
此时此刻,围在酒坊门前起哄的人不在少数,其中大多都亲眼见过卓琏煮酒,也知道清无底的味道到底有多芳烈醇厚。
但桓家早已败落,再也不复当年的名气,在普通人眼中清无底根本不配与清风啸相提并论。
桓母站在柜台后收钱,秀丽面庞虽微微涨红,却并未开口。前几天清酒刚刚酿好,琏娘就说每升卖三百文,当时她觉得价高,准备劝上一劝,但想起卓家使出来的腌臜手段,她肚子里就憋着一股无名火,咬牙同意了。
站在最前方的这对父子卓琏也认得,姓赵,是同住在西街的老邻居,家里开了杂货铺子,每日进项虽不多,却比桓家的境况好上数倍。
“赵伯,世人都知道清酒价高,根本不是区区浊醪能比得过的,我娘性子厚道,往日卖浊酒一升仅要二十文,但早些年我爹还在世时,一升清酒将近三百文,若嫌贵的话,我给您打原来的便是。”
做了这么多年的街坊邻居,赵伯早就知道桓家娶了个厉害媳妇,这会儿不由沉了脸,冷声道:“不降价是吧?我倒要看看这清无底能卖出多少!乳臭未干的小娃娃口气还真不小,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
像这种倚老卖老的人,卓琏在民国时就见过不少。
那些将她推入枯井中的族老,一个两个全是这副德行,仗着自己年岁大,就认为别人必须将他们的话奉为金科玉律,还得把珍贵的秘方拱手相让,脸皮之厚,当真是世所罕见!
“要是不买酒就快些离开,在遮挡着作甚?占着茅坑不拉屎!”
高大健硕的汉子眼露不耐,正是昨日来吃酒的杨虎。不过在面对卓琏时,他满脸堆笑,声音温和极了。
“嫂嫂,劳烦打一升酒,我买回去的那些,刚到家就被人抢走了,今天说什么也不给他们。”
卓琏拿着酒提子,很快便将酒瓶装满,交到杨虎手中,叮咛道:“清酒味道虽美,但后劲儿却有些大,千万别吃醉了酒,免得头昏脑胀,耽搁了正事。”
听到这话,杨虎面红似血,昨天在后院,他们头一回尝到清无底,一人喝了一坛子,最后醉得不醒人事,亏得桓兄厚道,将兄弟几个分别送回家,否则可就丢大丑了。
“多谢嫂嫂提点。”
他拱了拱手,把酒瓶严严实实抱在怀里,就跟搂着宝贝似的,小心翼翼走到桓母跟前,付了银子后还舍不得离开前堂,用力嗅了嗅弥漫在空气中的酒香,这才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府。
博闻茶楼的费老板刚好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