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林海8(2 / 4)
、难事儿都踢给今上去办,听说太上的身体也将养回来了一些。朝廷的内阁、六部也多是看着太上的眼色行事,对今上阳奉阴违都算是好的,更多的是对今上的话,要加问一句太上怎么说。”
“看来现在是今上最难的时候了。听说皇后的父亲是在翰林院?”
“是。今上做皇子时母家不显,皇子妃也就是太上随便指的,四品的普通翰林学士。在翰林院修史,听说也不是能扶植起来、帮今上的人。”
“那翰林院对今上如何?”
“礼部是大赞太上禅位是尧舜之举,现在是恭敬着太上、跟着今上的态度。翰林院与礼部一致,就是礼部和翰林院没什么太多权利,只在言论上声援今上罢了。”
“勋贵呢?”
“多是跟着太上的。”
林海皱眉,看京中的局势,也不是那么好混的。三人也不说话,各自捧着茶盏,都借着喝茶思量。
最后还是周先生笑了笑,拱手道:“我和宗文还遇到了个巧宗,婚事成不成还要东翁自己拿主意。我就是为这事儿回来的。”
林海听周先生这样说,心下放松了点儿,“我就知道凡事托付你们,就没有不成的。”
“也是东翁气运使然。我们到京后,先去了东翁的座师府上投帖,然后去东翁的房师、翰林院掌院李老大人府上投拜帖。大概老天看我们心诚,李老大人见了我们。”
林海点头,自己多年没回京城,有些人家进不去也是正常。
周先生捧起茶盏喝茶,然后接着说:“林诚向李老大人说了东翁在子嗣上的为难处,我和宗文说了东翁有意回京,想尽快把巡盐御史的位置让给当今的心腹人。李老大人给东翁推荐了一个最适合的人选,就是十二年前战死的安南将军的孤女。”
提起战死的安南将军,三人都不禁为其唏嘘起来。那安南将军也是一代英杰,在安南镇守了半辈子,可惜遇到土人暴乱,全家三十余口都被土人割了头。唯一幸存的小女儿因为参加选秀去了京城。遇上这样的事儿,皇家也就封了一个虚名的安南县主,依托去外家守孝,慢慢也就没人再提起此事了。
“匡明,李老大人怎么会提起此人?”
“安远将军的妻子与李老大人的妻子相交莫逆,平日里也想着照应县主。安南县主出孝后,李老大人夫妻也想为她说门合适的亲事,京城差不多的人家一时也没合适的。再则她家里只剩了她一个,外家也不是什么得力的,还没什么嫁妆,又有天煞孤星的议论,就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