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林海155(4 / 5)
《千字文》,上学早,学有余力的女童,在十岁以前还可以学完《孝经》、《律法》。
这些年下来,地方官员还有一项考核,就是统计学过律法的女童,其娘家、夫家,发生犯法的人数。
这些年统计结果,发现女童的律法学的多的地方,百姓违法现象减少明显。
张昭仔细看过,方说:“林姑父这提议好。民众从小学了律法,可避免再出现不教而诛。我附同您,一起上奏章。”
林海和张昭合上奏章,建议朝廷立法。强制所有的父母,在孩子年满六周岁,必须入学读书。并在十周岁之前学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孝经》、《算学》、《律法》,这些基本课程。
母亲识字对孩子的教育的益处、影响,满朝的文武,都不否认这事儿的。
所以林海和张昭的奏章,没有受到什么质疑,就被朝廷接受,刑部也大力支持,从幼童开始做普法教育。
初冬,第一场雪花飘落的时候,贾赦打发人去礼部,请林海下衙和他一起去宁国府。林海意识到可能是贾敬不行了。
贾敬发送了贾珍夫妻后,就在宁国府的花园里,起了一座道观。贾蓉出孝以后,贾敬张罗了孙子的婚事,然后又发嫁了女儿惜春。贾赦给宁国侯贾蓉,在兵部谋了一个职位。宁国府这些年,是和承恩伯一样,在京城的勋贵圈里,默默隐性,似乎到了要消失的地步。
林海汇同贾赦一起到了宁国府,径去花园里的小道观见贾敬。
贾敬已经瘦得脱像了,见了贾赦和林海进来,挣扎着让仆从扶他起来。
“敬大哥,你躺着说吧。我和如海,都不是外人。”贾赦赶紧说话。
“坐着还舒服一点儿。”贾敬费力地倚靠枕头坐起来,把家仆都赶了出去。
“恩侯,如海,我快八十岁了,能最后给宁国府争回侯爵,对得起祖宗和子孙。恩侯,我没听你的劝,让蓉哥儿娶了那女子。义忠心里是否过的去,以后会不会在蓉儿身上找补,我如今已经是没力照顾孙子了。往后,还请你们俩照顾蓉哥儿一些,别让宁府,断了香火承继。”
义忠亲王的事情,林海和贾敬可以说是互相借力,才最终促成的。
“敬大哥,你放心,我会尽力照顾蓉哥儿的。”林海赶紧表态。
“敬大哥,照顾蓉儿不难,难得是蓉儿要拖着的贾氏一族的人。你活着,那些族人不敢说什么,要是珍儿在,也能震乎住他们。可蓉儿……”贾赦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