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废太子39(1 / 4)
圣人得了嗣孙的第二日,就高兴得要大赦天下。
大赦的范围基本是固定, 比如犯了谋逆、杀人罪等重罪的, 那是不用想的。但要是打架斗殴、小偷小摸之类, 刑期在一年内的, 基本就提前开释回家了。
就是较重的流刑,若只剩了一年之内的刑期,那也是在开释的范围内。
这事儿是圣人和内阁商议, 太子在一边仍旧扮壁花, 如同观政的时候一样。圣人不问到他头上,他是绝对不对开口的。不过是现在的太子脸上,除了温润如玉的谦和, 还加上了一抹幸福的微笑。
哦,本来在一屋子的老头子中间, 有个年轻英俊的、法定的二把手, 就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现象。现在又笑得幸福甜蜜的,就更招人眼了。
刑部吴尚书这人,一年三百六十天, 是公正无私的人, 剩下那几天, 谁都得有点私情私事的了。而太子就犯在这剩余的几天里。
几个原因, 导致吴尚书看太子反胃。
第一个是吴尚书的侄女, 是二皇子的法定未婚妻。吴尚书的幼弟, 外放做巡抚, 侄女养在他家里五六年了, 和他的亲女,也不差什么。因为全国范围的婚期推迟,吴尚书迄至今日,还不能与皇家敲定百分百的姻亲关系。原因是新成婚年龄,男子必须要满十八岁,二皇子差了一截呢。可吴尚书的侄女,是比二皇子还大了一岁多,快二岁了。
在去年,太子大婚的时候,吴家就给十八岁的女儿做好了出嫁的准备。结果婚期要推迟到后年,侄女要满了二十岁才能出嫁。吴尚书那个怄啊!在吴尚书的私心里,是太子建议推迟婚期的。只是这事儿,是不能诉说出口的。
第二个原因是当初圣人给太子选妃的时候,曾经在选石氏、还是选吴氏做太子妃,犹豫了好一阵子的。别问吴尚书怎么知道的,人家做了那么久的阁老,自然有其独到的渠道。最后,圣人想着吴家是大族,男儿都比较强势,怕以后外戚做大。就圈了老牌勋贵——凭军功封了伯爵的石家女。
这事儿,在吴尚书的心里,构建了一个过不去的坎——好好的未来皇后的妻族名头,就那么地错过了。
幸好石氏的祖父、父亲、接连去世,太子妃也守孝几年才嫁去了皇家。让吴尚书的心里,稍稍地舒服了那么一点点儿。
第三个原因是太子殿下的外家,就是圣人的妻族,从太子听政以后,越来越跋扈了。本来圣人的妻族,孔氏一族——与衍圣公的孔氏无关,到了太子这一代,已经没了挑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