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木匠皇帝11(4 / 5)
,那就必须要尽善尽美不能有半点含糊、半点不确定的。昨日就忙到起更的时候,想着今日还要继续做,崔景荣才让下属回家。
今儿看样子,兵部的人有得要干通宵了。
但崔景荣却没有让下属通宵的打算,辽东的情况已经整理的非常仔细、周全,明天就给以给天子送去。倒是辽东的下一步该怎么做,自己得认真想想,天子询问的时候才能有理有据地说服天子。
杨涟得了崔尚书的散衙,立即收拾回府。这几日在朝臣中游说,他早已经是疲惫不堪。可没想到回到家中,管家却拦住他说话。
“老爷,有位自称是汪文言的先生,拿了王内相的信来见你。”
杨涟太累了,“信呢?”
管家搓手,“他说要见你本人。”
“好,你带他到客厅去。”杨涟无奈,吩咐人往内宅给妻子鲁氏传话,稍迟再进内宅。
杨涟是疲惫不堪,吏部尚书周嘉漠半天的功夫,嘴角就起了一堆细细的火泡,舌尖上也有几颗,痛得他舌头不敢接触牙齿,喝茶都疼。
摆在他公案上那份表格,好像要吞吃了他一般,等着他的血肉去填补那些空隙。
民脂民膏!自己从中了秀才以后就有免税、免个人的徭役,中举以后免掉的更多。可免掉的那部分必然要有人负担。五十多年了啊。
他早已经想不起来最初投身到自己的白衣是什么人,也忘记了投到自己名下的田地,好像那些从来就是自家的一样。可是这中间躲掉的赋税,也是朝廷该征得的。自己这行为在新君的眼里也算是贪了朝廷的该入库的赋税了。
那么科举上来的人,哪个没接受献田和投身呢?
海瑞?
除此之外周嘉漠再想不起来别的人了。
周嘉漠叫了司务进来,让他把表格拿去抄录后与吏部清选司的起复公文,一起发给自己推荐获得批准的那些刚正不阿、才干卓越的叶向高等人手中。
想到新君所说的民脂民膏,他觉得以后再不能在朝臣中用品性高洁这个词。
作者有话要说: 东林党人后世评价他们是嘴炮,也不是很全面的事
天启初期的东林党里面,还是有一些务实能干的人
只不过这些人很快被整下去了,甚至不得好死
这导致东林党人在党争占了上风以后,滑向可怕的极端——非我朋党,早早恁死
而汪文言这人在党争初期,扮演的是一个搅屎棍的角色。可他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