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木匠皇帝25(4 / 5)
了麻烦。
户部尚书被叫去乾清宫了。剩下的官员谁也不知道该按什么标准收取,但是有这么几个人去问,立即在户部官员中掀起了惊涛巨浪。不等乾清宫定出补交的标准,来自吏部考功清吏司的压力、担心考核的恐惧浪潮,已经淹没了差不多所有的京官。
就想姚宗文所言,谁没有在中举以后接受献田、接收投靠的人户?
户部的人首先到吏部来问,接着其他在京的官员也来吏部找薛三省。络绎不绝、川流不息、面带急色的官员,让吏部在短短的瞬间变得比庙会还热闹。
薛三省不得不在自己的公房门上挂上纸牌,“承办公事中,谢绝探问。”
但是守在他门外的人丝毫不见减少。
听得宦官进来报告吏部尚书和刑部尚书联袂来乾清宫求见,朱由校心里知道是孙如游成事了。他赶紧让宦官传二人进来,并吩咐刘时敏立即派人传户部尚书、内阁成员、还有都察院左都御史张问达同来乾清宫议事。
按照职官职责规定,六科都给事中也要参加这样的廷议。
刘时敏小心地提醒自己的皇爷。
朱由校愣愣神,“那就把兵部、礼部尚书,还有都督府的英国公、定国公一并请来。”
作者有话要说: 明朝的1620年还是有些令人不得不敬仰的文臣。
薛三省 (1558~1634) 字鲁叔,别字天谷,明定海(今镇海)县城人,薛三才弟。
1601年(万历二十九年)中进士,为庶吉士,授检讨,继充东宫讲官。
1623年(天启三年)后历任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经筵讲官、《神宗实录》副总裁、礼部左侍郎、吏部左侍郎。
时宦官魏忠贤权势日炽,人劝其往见,他严辞拒绝。
后升礼部尚书,上疏言政事缺失,更触怒魏忠贤,遂乞休。
晨上疏,巳刻获准,即日冒大雪出京,魏忠贤使内监拦路搜箧,仅敝裘一领、药饵少许。
1628年(崇祯元年)授南京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辞不赴。居家10年,闭门读书,自奉甚俭,好施惠乡里。1634年(崇祯七年),再召用,诏至已卒月余,谥文介,赠太子太保。著有《易蠡》、《春秋辨疑》、《天谷山人诗集》、《文集》等。
薛三才 (1555~1619) 字仲儒,又字青雷,明定海(今镇海)县城人。
1586年(万历十四年)进士,授庶吉士。历任礼科给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