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木匠皇帝58(5 / 8)
样大的决定还不够资格。转头抻着脖子看方从哲,方从哲老神在在的不知道魂游何方了。他没法只好频频地给坐在对面崔景荣和英国公使眼色。
崔景荣和张惟贤明白他的意思,但是天子已经把话说绝了,让做臣子的怎么办?没看记录起居注的史官都奋笔疾书记完了嘛。
只有黄克缵是知道天子心里的打算。另外一个就是多少猜测出来一点儿天子心思的泰宁侯。天子是要等做出大批量的新式火炮才会对辽东用兵。
这俩货咬紧牙关不肯出声,可不想以后被天子归到守不住秘密、再不予重用的行列里。
于是养心殿就陷入前所未有的沉默中。
朱由校见大家都不吭声,就把军报放去到重要的那个文件归附里。周嘉谟的眼皮乱跳,憋不住发话了。
“陛下,辽东这八百里加急军报,还是应当先处理了。”
朱由校点头,“周卿说的对。刘时敏传侍读学士拟旨。”
公鼐站起来毛遂自荐,“陛下,微臣拟旨可行?”
当然行啦,文采斐然的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拟旨,比侍读学士的水平还高呢。
朱由校示意刘时敏准备东西,自己对公鼐说:“公卿,朕在王安去辽东的时候,曾令王安带旨意给辽东经略熊廷弼、巡抚周永春,言及今冬守住辽东就记大功。从巡安御史张铨的军报看,熊廷弼也把朕的旨意转达去辽阳城了。
鉴于大明军卒和建奴野战实力的差距,辽阳城若是贸然出兵去救沈阳,那些救援的军卒是给建奴送军功、军需的。空城以后的辽阳城,一旦被建奴占据了,对沈阳奉集百害无一利。
所以他们只要守住辽阳城,把过来寻觅过冬食物的建奴饿跑就够了。
这中间甄别奸细、戒严等事就按照熊飞白的指令去做就好。”
公鼐点头表示明白天子的意思了,略沉思后提笔把圣旨刷刷地写好了。派谁去传旨?从司礼监挑人,从都察院、礼部、兵部都可以。
叶向高站起来提议:“陛下,臣建议都察院派御史去传旨。”
兵事有关的,礼部的官员去传旨不合适。派司礼监的太监去传旨,又担心其到辽阳把自己抬的太高坏了事儿;兵部的四品郎中或者是五品的员外郎过去,很可能会出现官大一品压死人、让辽阳总兵侯世禄、童仲揆、还有支援辽东战场的张良玉等,不得不让出指挥权。唯有都察院派个普通的七品御史过去,有张铨这个巡安御史在,传完圣旨不会出现影响辽阳局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