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木匠皇帝114(1 / 4)
不远处的养心殿里, 朱由校指着摊开的宁夏卫堪舆图说:“朝廷从去年秋天就关闭了口市, 鞑靼这一年也数次派军队冲关。虽说都被打回去了,但是他们也未必会甘心的。缺粮少盐的日子,只会比我们大明开口市的时候过的更艰难。
朕就担心今年比去年更冷,担心鞑靼会因为粮食、盐铁等的短缺熬不下去,在冬日里集结更多的人马,趁着黄河结冰,到土默川劫掠。
没了黄河的阻拦,鞑靼能越境过来的地方太多了。”
顺着朱由校手指的指示, 养心殿里的这些人多少就猜出来一点儿天子的没说出来的话,没了水深流急的黄河天堑做屏障,单靠长城防不住那些缺衣少食的鞑靼。
崔景荣则立即猜出了天子的目的,他想着反正对鞑靼用兵也是早早晚晚的事情了, 就站起来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
“陛下,臣认为不如挑选出合适的总兵带军,以从辽东轮替回来修养的那些禁军将士为主。唔, 他们也回来休息有三个月了。再添上一些人马,凑够健卒五万, 择日启程先去土默川守株待兔。
如果鞑靼不来扣关也就罢了,那就等着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配合在辽东的禁军向鞑靼两个方向用兵。若是他们敢派军来袭, 咱们就趁势跟着打回去。这样可妥当?”
妥当!当然是非常妥当了。
朱由校立即露出赞许的神色来。别的臣子也都觉得自己领会了天子的意图,这是要撇开文臣、内阁,先定下来对鞑靼用兵的节奏啊。
其实朱由校真的没有要撇开文臣的确定用兵的打算, 因为那些文臣要做明年的预算,而他昨晚是无意间想起史上的天启二年正月里,鞑靼对土默川用兵、跨越结冰的黄河,深入大明内境六百多里,杀掳了数万的百姓,抢得满意了才退回去的事儿。
现在派军过去土默川,应该能够来得及阻止此事的发生。
这时候兵部的一位新人站了出来,是今年派去兵部的李邦华,任职兵部郎中。
兵部侍郎熊廷弼从上任就是挂职,另一位侍郎是英国公世子,现在带军在辽东清扫女真残余。崔景荣不想为侍郎之事给自己添堵,所以他把兵部的几个郎中用起来,首当其冲的就是与顾命大臣身份的杨涟,其次就是今年起复的李邦华。因为后者在益州整顿兵备出色,秋末的时候被调进了京师,天子将其派到兵部为郎中。
崔景荣试着用了李邦华几次,发现李邦华虽然有点倔强,但是做事非常有头脑、有条理,更主要的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