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木匠皇帝133(1 / 5)
说来奢崇明的叛乱已经没有历史上那么大的势头了。首先他妹婿攀龙和部将刘彤, 没能没得到历史上为增援辽东而举行的阅兵巧宗带兵进去重庆、没能借机杀死重庆巡抚许可求等几十位官员和将领。
重庆这座山城易守难攻, 攀龙没能成功占领重庆,哪怕奢崇明如历史上那般建了“大梁”国、设立了五部、也有了相当数量官员,在京师内阁成员看起来,那就是一个有声势没实际的虚飘的幌子。
还不如当初的建奴那“大金”国给朝廷带来的震撼强烈呢。这“大梁”过就是一伙趁乱火上浇油的失心疯子。
为什么要这么说奢崇明呢?
天子年前突然领军西征, 似乎是向外界传递了一个西北军情紧急的迹象;且天子在西北耽搁的时间也比辽东久,可就是这样, 难道就是天子对鞑靼没了招儿、可能遭遇了土木堡一样的败绩,不是失心疯了吗?
难道大明在二月初始三省三十余府州县多处发生了地震,就以为大明朝廷陷入困局之中无力南顾啦?
岂不知朝廷自从设立了应对紧急情况的那笔救灾款项,那些从禁军淘汰下来的四十岁以下的军卒,就被编入应急赈灾之新队伍中了。
即便天子不在京师、不能立即得知、处理地龙翻身这样的事情, 只要有银子, 大灾又如何?六部和内阁商议之后,救灾、赈灾等事,早就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做着呢。
事后内阁只给天子送去了一个三百里加急的地震救灾应对措施报告, 一个月后又给准备返程的天子送去一份地方政府的救灾结果汇报。
有了天子授权, 各部尚书做任何事情都是胸有成竹、游刃有余的。
所以左布政使朱燮元用八百里加急报上京城的四川叛乱,让兵部和内阁首先要考虑的、反而是该不该立即告诉天子此事。
方从哲一向是偏犹豫不肯拿主意的人, 这时候见大家的目光都在看自己, 他却立即拿定了主意。
“这事儿不必让天子知道, 天子能顺当、平安地回到京师才是上策。重庆和成都两府都无失,等天子到京了,无论是派禁军南下、还是调白杆兵回川。都可以轻松平叛的。”
崔景荣见内阁首辅拿了主意, 按天子的行程计算,现在应该过了大同府,没几天就能到京师了。但是就这么瞒着天子不太好?可是刘一燝、韩爌、叶向高都没反对,他觉得自己没必要与内阁的阁臣争。最重要的是他一部尚书对四位阁臣争不赢。
于是他就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