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木匠皇帝140(4 / 5)
弹劾折子给二人看。
周嘉谟看了以后说道:“刘宗周此折子求全责备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温体仁和周延儒的文章就有些牵强附会了,甚至有借方从哲之事在天子跟前出名的味道。”
公鼐能拿到这些折子,也是张问达让他先私下与刘宗周、温体仁、周延儒先谈谈。天子不想此事再起波澜,张问达也希望此事能够尽快过去。就像天子所言,若是方从哲被问罪,以后首辅做事都从抱全自身的角度着想,国事被误指日可待了。
黄克缵却说:“温体仁、刘宗周到了御前也无所谓。但是以陛下爱才之心,周延儒会一跃而起。”
周嘉谟一笑,对公鼐说:“你劝阻不了就把他三人的折子正常送上去。老夫相信陛下不会被周延儒的状元名声迷惑。他与温体仁邀名之意太明显了。
至于温体仁嘛,他与熊廷弼是一科。二十多岁中进士的人,这五十年下来,老夫见得多了。难道各个都如崔景荣?看看熊蛮子,那才是真有大才之人。
孝与,你不要太在意这些。遇上比你科举顺利的人,心气先就弱了三分。你是帝师。你看陛下是几岁启蒙的,什么时候出阁读书的。
要老夫来说,你们这一对师徒才最配。”
周嘉谟的话并没有开解得了公鼐应了做礼部尚书,但他与刘宗周等人谈过以后,把三人的折子递上去,却如水底沉石没收到天子的一点儿回应。
天启帝拿出绝招“留中”,把所有弹劾方从哲等人的折子打包处理了。等到殿试的那一天,朱由校一边看参加殿试的贡士答卷,一边对周嘉谟道:“将周延儒外放,从县令做起。与温体仁一起外放去西南。”
周嘉谟回头看看身后跟着的吏部左侍郎朱国祚。
朱国祚上前对天子说:“陛下,周延儒是万历四十一年的状元。他现在是正六品的右中允。”
“朕想好好栽培他,明卿不也是从西南做起来的?”
周嘉谟心里想对二人说声恭喜,恭喜你们俩终于进到天子眼里了。西南继奢崇明反叛之后,贵州水西土司□□彦也紧随其后造/反了。
作者有话要说: 周延儒(1593年-1643年),万历四十一年(1614年)三月,会试高中第一,获会元。一月后参加殿试,又一举夺得一甲第一名,成为状元,时年21岁。连中二元,少年得志,走马京城,中状元入翰林院为修撰。
温体仁(1573年-1639年),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改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