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木匠皇帝143(4 / 7)
公鼐就伸手把倪元璐的卷子往前移动,第十名。然后挑眉看孙承宗。
如何?你满意了吗?
在公鼐这里,只要不动文震孟、不动前四就好。袁可立见状要开口为自己看好的王铎争取,何宗彦拉他一把。
“还要考庶吉士呢。七十七和十七也没什么区别。”
朱由校听何宗彦这么说,不由地一乐,心想自己活了多少年了,点过多少三鼎甲和进士了。如今反倒与公鼐这喜欢较真的犟种对上,可见是日子顺畅的不找点刺激过不下去了。他掐着手里的这叠卷子走到前三跟前,就想再逗逗公鼐这老夫子,看看他的紧张模样。
“陛下。”
公鼐如愿出声。
“哈哈,朕就是看看、看看。公卿莫要紧张。”
差不多就可以了,君子可欺之以方,过犹不及了。思及此,他把手里的卷子往条案上一放,顺手打乱了第六名到二十名之间的顺序。然后把倪元璐挑出来,放在第九的位置上,孙承宗的面子得给。
“就这样。周卿、黄卿、张卿,咱们几人是老的老、小的小,在爱惜身体的年龄就不能熬夜,咱们先回去歇着,这里交给他们了。”
周嘉谟特别赞赏天子把次序打乱的举动,不然那么明显的年龄排序,不是等着被御史进谏、被后世诟病么。
“如此甚好。兆隆,孝与,我们先回去了,你们早点办好事情,也早点也眯一会儿。”
周嘉谟发话,公鼐和朱国祚立即应了。
所有人站起来恭送天子和周嘉谟等人。
老臣们跟在朱由校的后面出了文华殿。
周嘉谟对朱由校说:“陛下,孝与这几十年绷得太紧了,也就是陛下还能逗逗他,让他轻松一点儿。”
黄克缵却说:“我看何君美还有周倍圣俩个,也都绷得太紧张了。这样可不成的。”
朱由校和张问达点头。
朝廷的事情多着呢,他们三人这样会很快把自己累垮的,反而与政事无补。得想个法子,让他们劳逸结合的。
作者有话要说: 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殿试这409人里,出了很多留名青史的人物
近的是修建了三大殿的张文郁,远一点是向崇祯进谏差点就扭转大明颓势的文震孟
提到前面的那几个年轻人,一点也没比四五十的老进士们逊色,卢象生39岁为大明战死……
至于阁臣、各部尚书、陪着南明皇帝蹈海的,还有为顺治帝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