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木匠皇匠帝168(2 / 8)
的。是老天要亡大明,黄河、淮河才年年泛滥、地动接连不断,皇兄已经用尽全力了。我不该怪罪到皇兄身上。”
林夕这才明白崇祯要自己幻化为朱由校模样的原因。
——原来是为了向他亲哥道歉啊。
“上人,我皇兄在位的时候,已经是很努力了。他比我做的好,他也不是后世所传言的弃了朝政做木工。那些史书记载是丑画了他,孝和皇后不得父皇欢心,李选侍飞扬跋扈,他……只有客氏一直在照顾他——”
朱由检早后悔杀了魏忠贤了。他不知道该怎么说魏忠贤、客氏与亲兄的事情,觉得还是闭口不要再说了为好。因为林夕上人改了大明太多他认为不能改的东西。
亲亲相亲是头一条。原来亲亲也是淘空大明的祸根。
每年几百万的银子甚至更多的银子,被他们浪费掉了,原来都是没必要的,是完全可以不用花的。
看林夕上人对那些宗室断了朝廷的赡养,宗室里不是有不少人就奋起努力了吗?不是比领着朝廷给的那点儿微薄禄米,过的更好了吗?
还有那些抱着“近君养亲”之目的进宫的宦官,在林夕上人严厉的“禁阉令”之下,各自在乡村里好好干活,也能够奉养父母亲的。
最重要的是内廷里没有宦官也是可以的啊。
自己那时候怎么就没有这样的觉悟呢?
任由宫里养着十万宦官,即便组成了净军,也是不成事的军卒,成为压垮大明朝的稻草之一。
还有,林夕上人对皇室仅剩的瑞王、惠王、潞王,一直都是平等的郡王待遇。但对自己的待遇,出宫前一直与朱慈焴和朱慈炅是一样的皇子待遇。出宫后给与的也是亲王待遇,而后最自己的儿子朱慈烺就是与瑞王一样的郡王待遇。
一代代地递减下去,包括朱慈焴和朱慈炅的儿子,承爵的也只有嫡长子,是郡王爵位。与帝室的关系,出了五服就可以领军。而朱慈焴兄弟和自己一样,可以在朝廷里担当与自己能力相称的职务。
这是崇祯发自内心想感谢林夕的原因。
“上人,太感谢你了。皇兄留我在京不用就藩,但我每想到一辈子就浑浑噩噩地与那些藩王们一样混到死,就觉得自己白来世上一遭。可自己什么也不会,接手了帝王,却做不来帝王。但是看着上人安排我走的那些事儿,那些才是我能干的、干得好的。谢谢上人。”
“五郎不必多礼。那些年你也是靠自己的本事做事。”
林夕面对真诚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