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7章 老龙头(2 / 3)
华夏的文明自宋起,无数次都处在覆灭的边缘,当年宋亡的崖山之战,数十万百姓及社会精英跳海自尽,与国同亡,尸体覆盖了海面,就传出了“崖山之后,再无中国”的话。
固然,华夏的历史长河没断,文化也没断,但是这两句话说出来,多少有点自欺欺人。
更别说士大夫们都认为,“明完之后再无中华”,明末清初,华夏的文化遭受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清朝更是将华夏一手带向了亡国的边缘,若非国父中山先生横空出世,恐怕这华夏道不定早就成了洋人的殖民地。
中山先生建国后,又有一句话,“崖山之后,乃有民国。民国之后,再无中华。”
这时的华夏才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化。
那群度过了艰难的抗战期的老前辈们,将京城定位时首都,未尝没有让后辈不要忘却历史的一层含义。
当年那一座帝王居住的地方,也成了一个旅游景点,国家之所以不将中央机构设定在这座地方,恐怕也是为了不让自己的思想,随着这栋古老的建筑物腐朽下去吧。
可悲可笑的是,媒体和影业,还大肆流行辫子戏,一些小说更是以穿越清朝为荣,这等人完全不知恬不知耻为何物。
今天是周四,按照道理来说,紫禁城这一作腐朽的地方是正常开放的。
可奇怪的是,从一个星期前起,紫禁城就早早的宣布了停顿维护,好像发生了什么事情一样。
不过游客的减少,却并没有影响紫禁城后面的一个胡同巷子,老王的出摊。
老王今年有六十多岁了,做的是早点铺生意,无非是一些油条豆浆和胡辣汤之类的,说是摊子,实际上不成什么气候,无非是一个人力三轮车,支个架子,零零散散地摆放着几个桌子椅子罢了。
但是别说,老王的生意好的离谱,因为摊子别看小,可味道却正着呢,正宗的老京城的味道。
老王炸得油条,那味道比全德聚的烤鸭还要古老,保管色香味俱,油条的颜色在红黄之间,饱满的像是一根棒子一样,第一口咬下去绝不是硬的,而是酥的,将这一口吃到嘴里之后,软软绵绵的,一点都不伤口,你嚼了嚼了几口下去之后,一股香甜的味道在嘴里面蔓延了开来……
这就是老王的油条,配上一个老京城最地道的胡辣汤,加上一点香醋,就着油条吃,那味道简直就是绝了。
上午九点四十多分钟的时候,临近十点,老王即将在收摊的边缘了。
但是奇的是,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