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小组竞争(3 / 6)
照领导给的模板做。”
阿蓉也感叹,她就是亲身体验过这种模板式鉴定的。
同组鉴宝师忽然问道:“小蓉在国内的鉴定室待过吗?”
这个疑问吸引其他鉴宝师的注意,对此阿蓉也点头承认了:“待过两个月。”
有人好奇问道:“你去的是哪个鉴定室?做鉴定计划吗?多长时间完成的鉴定?”
阿蓉看到这些华人鉴宝师们兴致勃勃的眼神,想了想,挑出能讲的讲:“去的是我师父的鉴定团队,鉴定计划由组长和资料整理员协同完成,至于多长时间完成的鉴定,我们花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主干鉴定,后续整理我没有参与。”
有鉴宝师斟酌道:“两个月,时间有点长吧?”
周围鉴宝师们都心道,我们鉴定一件藏品都用不了一个月的时间,哪是有点长呢,是太长了,两个月我们能工作一个月,休息一个月,每天只上五个小时的班就行了。
阿蓉摇头:“我们做的是全面鉴定,要比拍卖行藏品鉴定还要复杂。”
那位鉴宝师笑笑道:“我说呢。在拍卖行工作久了,我都忘了其中的区别了。”
如果说拍卖行做得是小工程鉴定,那牧老鉴定室做得就是大工程鉴定,一个是盖小别墅,一个是建座城市,工作分量天差地别。
始终沉默的谢国华组长也道:“这类鉴定工作对鉴宝师职业素养要求很高,能用两个月做完全面鉴定也算很快了。”
阿蓉点头:“这是预计半年的鉴定项目,我们两个月连续加班熬夜才做完。”
“半年的鉴定项目,这算是重量级鉴定工作了……”谢国华看阿蓉的眼神有了变化,能加入这样的鉴定工作,这女孩能力不一般,她的师父应该也不是普通鉴宝师,沉吟许久,走到大门的时候才问道:“鉴定内容能透露吗?”
阿蓉笑着道:“不算什么秘密了,鉴定团队已经在国内开了一场鉴定会,您跟国内的同行打听就知道,我们鉴定的是《御笔智言经》。”
“乾隆的《御笔智言经》?”十二组的几位鉴宝师脸色变了变,看向阿蓉的眼神都跟刚才不同了。
几人心绪复杂起来,这算是国内比较大的鉴定项目吧?通常只有国家博物馆的文物鉴定师们有参与的资格。
从利益方面职业文物鉴定师比不了商业性质的鉴宝师,但从社会地位和名誉而言,鉴宝师也是远不及文物鉴定师的。
鉴宝师的高收入颇令人羡慕,可他们也会羡慕文物鉴定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