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科举出仕(士) > 第51章

第51章(2 / 6)

起他们,而是鼓励他们学有所用,或为家、或为民,总之去做利国利民的事。

俭王这两番话,榜上、榜下学子都提及到了,且对他们都有期许、没忽略掉乡试中的"失败者",这两段话可谓滴水不漏,很好地体现出了他仁善爱民的品格。

在场考生、陪考的和看热闹的,虽触动他们心扉的点各有不同,但却都因俭王这两番话而感到心里暖烘烘的。

一旁的梅翰林和林学士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佩服的神色。

赵俭能从小到大都深得圣心,作为有望触及那个大位的皇子,他到底是不同于普通皇子的。这收服人心的言语手段,也显得格外妥帖自然。

等俭王说完话并示意梅翰林之后,梅翰林才开口道:“望诸位学子能谨记俭王教诲!”

“学生谨记俭王教诲!”考生纷纷回答。

“榜上之人的答卷也已张贴出来,与榜单一样都将在此公示三日,以供学子们评判及学习。”梅翰林说完,就与俭王和林学士一起后退,将榜单前的地方让了出来。

这现场的人,有考生、有来陪考的,还有纯粹来凑热闹的,加起来怕有两千人不止。若是这些人全都瞬间涌到榜单前去,那场面可能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踩踏事件。

但所幸考生们还顾及着颜面仪态,不好在俭王和两位考官面前失仪,于是又还连同一部分陪考的也没有一窝蜂涌过去。因此,场面也不算混乱或难看。

而且,除了乡榜可看上榜与否和名次高低外,答卷公示栏也同样可以看。

“解元竟是黎池!”

“当真?竟是临淮府浯阳县黎池?!”

答卷公示栏上最顶端,张贴着的答卷赫然就是黎池的。

策问场三篇策问答卷,分别是玖拾肆分、玖拾贰分和玖拾分,合计贰佰柒拾陆分。

经义场共三十道题,黎池每道的答案都没有错误,但每题也各扣了零点伍分,最后总计贰佰捌拾伍分。

这两场的成绩,若是只单看某一场,黎池的成绩都不是排名首位的。但黎池他胜在一个‘稳‘字,尤其是杂宗场,三百道题他竟只有一题答错,他杂宗场的分数为贰佰玖拾玖分。

就是唯一错的那一道史学题,也存在争议。

“‘景广文王于何年遣使北匈奴议和?‘我也是写的和黎池一样的答案,我记得这在《汉书》中有明确记载啊,为何就是错的?”

“不,在《通史》中记载的是174年,而非172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