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2 / 4)
了。“和周,你是说这件事是有人在捣鬼?”
“或许有人在其中推波助澜,或许没有。”黎池没有将话说绝对。
一旦冷静下来,各人的心中也有了各自的猜想,比如现在京城中的瀚海使团。
其他人在琢磨究竟是谁在其中捣鬼时,黎池则意识到:煤炭出世的机会来了。
毫无疑问,朔平府的那座黑山就是露天煤山。黎池回忆前世地理课上学的煤炭主要产区分布,再比照赵俭曾送他的《山河水经注》,可以确定朔平府就是著名的露天煤矿产区。
而平鲁县那座黑山浓烟滚滚、燃起大火,则是露天煤矿的自燃现象。煤矿自燃,灭火虽可用水冷却,但仅几桶水是灭不了火的,也就‘水浇之不灭‘;煤炭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碳,自然‘人入之丧失神智‘。
其他人的神情已由惊异惊恐,转变为凝重沉思,黎池亦是沉思了片刻。
然后黎池就回到他办公的书案后,研磨提笔写下了一封奏折……
……
晚些时候,养心殿。
贞文帝坐在御座上,语调慵懒地问立于下方的大皇子赵义和三皇子赵俭,“你们最近在忙什么呢?”
年长者为先,于是赵义首先回答:“回禀父皇,儿臣最近跟在户部尚书身后观摩学习。”
“张尚书身为一部尚书,一天忙得很,你跟在他身后岂不是添乱,你想要观摩学习,一个户部侍郎教你也就够了。老三你呢?”
这话说的,不可谓不重了。不得不说即使是活过一辈子的赵俭,也没看透过他这父皇。
赵俭不及多想,赶忙答到:“回禀父皇,儿臣最近在工部,翻阅都水清吏司河防科的往年档案。”
“哦?怎么想起去看那些?”
“儿臣监察江淮行省乡试时,在鹿鸣宴上探讨过‘治水’一题,当时黎和周说了一治水良物‘石泥‘的构想。最近我们合资在西郊建了一个试验工坊,已小有所成。于是儿臣就想着先看看河防相关,或许之后用得上。”
贞文帝语气上扬,“哦?当真如此的话,这治水良物的试验就不要懈怠了。”
赵俭自然连道不会懈怠,“儿臣必不会懈怠,一定催着和周加紧试验。”
贞文帝没有多说,而是又换了一个话题。“朕近日听闻民间在盛传,说这黎和周是文曲星转世下凡。你两人怎么看?”
虽赵义与黎池其实未有当面交集,可两人的积怨却已不浅,赵义当然是不会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