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招兵买马(已修)(7 / 13)
便是面料支数,这种用手感来形容就是细腻亲肤,支数越高,面料成本也越高。
最后便是起皱的问题。档口挂版大多经过熨烫,看上去自然光鲜亮丽,不过有些面料非常容易皱,这种就得小心。
还有一些细节,比如衣服上太多装饰的不考虑,这种很容易在快递过程中损坏,造成过多的售后问题。
面料太透的不考虑,也是受众和售后。
剩下的那些看得入眼,价格适中,尺码齐全,各方面没有硬伤的款式,方灿灿却并不下手,只作记录。
这样一间一间的扫楼非常累,而且每家档口还不能停留时间太长。
档口不比零售店,如果进去只看不买,小妹是会直接赶人的。而且很多档口门口也贴着同行免进的字样。
这也是为了防止抄版。
好的款式,往往很难避免同行跟风,有些商家会把最新的款式遮挡起来,只批给老客户,最大限度的保证新款的利润。
三天下来,方灿灿才终于明白了秦舒悦教的货比三家的真正含义。
南城上规模的服装批发市场有十多家,她虽说不是挨个跑了个遍,却也看出了许多门道。
这才春节过后刚开张,许多款式就已经遍布各大批发市场了。
同样的款式,甚至面料材质,只是换了个吊牌而已,从定位低端的批发市场到高端批发市场,价差能高达10倍。
可是如果说低端的价格就最便宜那就错了,也有反向流通的,有时候,中档批发市场价格低于低端也很常见。
这倒是让方灿灿大开眼界了。
她把看中的货源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自己看得上,货源又比较充足的。这种货在几家批发市场都能找到,价差虽说有,可市场已经在最短的时间证明,这些货卖得好,那么商家一定会想方设法囤货的。
第二种是自己看得上,却并未在市场泛滥的。
两种货源,第一种优先考虑作为网店货源,第二种优先考虑作为档口的货源。
这样也是有她自己的考量,网店需要的是爆款,如果刚开始卖市场上就没货了,对她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若是刚开始就去自己生产,之后的资金压力比较大,风险也大,只怕又会陷入清库存的循环中。
所以起步阶段,由市场货源消化这部分的风险是最好的。
而档口的生意,她也有自己的主张,若是卖那种滥大街的款式,客户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