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民国路人甲 > 第42章 名人

第42章 名人(4 / 5)

也进行了专门的报道呢,说她这篇小说“文虽浅白,立意却深,于怪诞荒谬中发人深省”,简直叫她高兴的不知如何是好。

总算她的心思没白费。

哎,倘若她也能去上上学那该多好哇,可惜她这样的年纪,估计学校也是不收的。

而受到《沪报》销量的刺激,《申报》也早已坐不住了。

当初《申报》毅然决然的取消了所有文娱板块,专攻时事政治、新闻纪要,的确一下子就提升了自身的格调,在沪市办报业的地位空前崇高起来。

但是曲高和寡是自古以来的定论,相比于阳春白雪的高大上,绝大多数的人还是更喜欢下里巴人的低俗甚至恶趣味啊。

更何况这时代的百姓们连字也不大认识,辛苦劳作一天,还能指望他们关注什么国家大事吗,这时候恐怕一曲乡村俚曲或一个鬼怪故事更能吸引他们吧。

所以,失去文娱板块,必然就会失去了一部分、甚至一大部分的读者。

而《申报》自身销量的下滑,和《沪报》销量的飞升,就是最好的证明。

无论报纸定位和办报宗旨是什么,首先也得保证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才行啊,这就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于是在销量的刺激下,对方也学着《沪报》办了一份副刊,名字便叫做《自由谈》,可惜一直以来也没有搜罗到什么好的作品进行刊载,始终收效甚微,反响平平。

这时便有人提议去找那位支付宝先生约文。

有名气的作者谁不是同时供应着多家报社的稿件啊,像当今的译著大家林先生,最多时可同时为七八家报纸供稿呢。

那位宝先生连续两次创造奇迹、引起轰动,整个沪市都有目共睹,能力之强是可见一斑,现在不知有多少报社想请他来撰写小说,无奈这位先生太过神秘,连着两次都是突然冒出来的,也从不在人前显现,外界对其根本就是一无所知啊。

不过其他报社打探不到的消息,未必《申报》就做不到。

这可是他们的强项,当初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先后死亡,《申报》就对其做了详细的追踪报导,连皇帝每天症状如何、太医如何诊治这样的宫闱秘事都能探听的一清二楚,可见其消息渠道之广、人脉之坚、背景之强。

现在不过是要找一个正当红的小说作者,都不必费心去死对头《沪报》那里刺探情报,直接去合作方商务印书局询问一番就能知道。

冬秀可不知道有人在找她呢。

她新近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