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私奔(1 / 5)
《三寸金莲》这部小说在天足运动中可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孙总统三令五申大力倡导剪辫放足的时候,它甚至成了各地政府的一项政绩,对于这样的结果,不仅是那些进步人士欢欣鼓舞,就连政府也是十分关注看好的。
于是,在一次公众的演讲会上,《三寸金莲》这部小说被政府高官大力的表扬了,而现场做报道的正好就有《申报》的新闻记者,他自然知道这部小说就是在自家报刊上独家连载的,现在小说受表扬,那不就跟表彰他们报刊一样吗,虽然他们报刊早已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大报,可那是在新闻时事方面,作为副刊的《自由谈》却是后起之秀,因为专门做文艺方面的刊载,不免被人看低一截,甚至《申报》也被同行笑话说要靠边角料来提升销量,现在可算是大大的出了一口恶气了。
唐才常和报社领导敏锐的抓住了这次机会,好一番造势,本来只是在小说圈里很火的《三寸金莲》瞬间摇身一变,成了一本开启民智、利国利民的高端大作。
上有所行下必效焉,底下的官员不管是为了什么都会去读一读这本小说,有了官方加持,《三寸金莲》再次大火起来,而且这次是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它不仅带动了这部小说的销量,还有改编的话剧和戏剧,推广的也更加顺利了。
近段时间可把江村的父老乡亲给喜坏了,平时三五年也不见村里来个陌生人,现在却一波一波跟赶集似的来,一会来个说书的,一会来个唱戏的,搞得村里好似天天在过年一样的热闹。
就连江家的那些帮佣丫头也时常告假去凑热闹,以前这些佣人们聚在一起无非也就说些花啊粉啊的,再不就是村头村尾的小道八卦,现在却不一样了,聊得都是新近听得故事看得戏曲,每每说起来那叫一个神飞色舞,神情激昂,倒显得她们这些家里蹲的小姐们跟不上时尚潮流了一般。
原来自那《三寸金莲》改编的戏曲在各地相继火爆之后,那些原来受聘于天足会或当地政府的戏班子们都在各地受到了极大的追捧和欢迎,况且给那些村民们演戏要求又不严格,只要能清清楚楚的把故事讲明白就算成功大半了,唱功稍好一些,扮相俊俏一点,那简直就是名角一般的待遇,更主要的是收获还并不低,毕竟他们唱的是露天戏,观众那都是好几个村合在一起的,每家出一点,加在一起也不少了。
因此那些戏班子便决定扎根基层,服务农村,从此就在各村各镇里唱了。
《三寸金莲》的成功给了他们不少启示,像这样自带流量和爆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