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钳花小包(3 / 12)
中断绝了往来,更是常为大小琐事来求他出谋划策。
纵然他与齐文君是少年夫妻,同甘共苦过,但这点小恩小爱却远不致于打消他对仕途的渴望,渐渐地,仕途上的不得志就转化成了对齐文君的不耐,他开始另谋出路,慢慢地向他原本最是看不上的京中本家靠去。他天生聪慧,手段玲珑,很快就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大家主的青睐,为他在京外谋得了一个“肥差”。
但这在旁人眼里是天降馅饼的好事,对吕言嘉来说却只是烦上加烦,他志向深远,绝不是为了屈居在这小衙门里做个脑满肠肥的贪吏。可笑的是,吕言嘉无意中打听到,吕氏大家主竟早已暗中投靠了内廷中那位“不可说”的大宦,认那断子绝孙的无根老儿做个义父。
吕言嘉虽也不是什么多清风傲骨的人,却自认还有些文人尊严,一想起那涂脂抹粉的大宦就恨不能呕出来,哪里肯随着大家主认贼作父,于是这好容易从本家破开的隘口,又一路撞上了南墙。
那段时间,他过的颇为浑噩,一腔怨愤无处发泄,这才在某次醉酒后,动手扇了前来劝酒的齐文君几巴掌。他当时醉得不省人事,手下没轻没重,事后才知自己打得有多重,清醒过后忙又一叠声地呵护道歉,乞求齐文君的原谅。
齐文君性情温和,是端正的闺秀做派,向来深知以夫为天的道理,此番挨了打也只当是吕言嘉酒后失态,委屈了一阵又经吕言嘉诚心诚意的一哄,很快就原谅了他——毕竟连院子里的嬷嬷都劝她,“为人妇要忍得,这样日子才能过得和顺美满”。
她自认为此后吕言嘉应当将心思多放在自己身上,然而谁知这一掌,倒像是声开运雷,给吕言嘉打出了一片新天地。
这位吕公子日日奔波在外,也不知从何渠道,竟搭上了一位贵人,那贵人位高权重,对他很是赏识,使憋屈了数年之久的吕言嘉如鲤鱼翻身,青云直上,一路从清水衙门的一介文吏拔擢到东互市监,统管东部异族与大夏朝之间的财货交易,便是用一句“鸿运当头”来形容也不为过。
许是权财令人心盲,发迹后的吕言嘉脾性愈加古怪起来,动辄发怒打骂,阴晴不定。他时而有些好心情,便就着监察为借口南下游玩,齐文君才觉能喘上一口气。也正是这个时候,吕言嘉途径信安县,偶遇了画舫上的含笑。
彼时他正是风华正茂,与齐文君也不再如年少时情深意浓,二人之间又一直没有子嗣牵连,更使得这份夫妻感情单薄得如纸一般,此回一见与齐女做派完全不同的歌女含笑,宛如一曲心弦被人撩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