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唐朝工科生 > 第六十六章 北上

第六十六章 北上(3 / 5)

“耶耶?”

“吾想起一事,先回书房。”

然后宋国公回到书房,先是仰天大笑三声,然后自得道“萧家人杰地灵,近朱者赤耶。”

《师说》是好东西啊,不过得先让萧家节奏带起来,让广爱好者知道萧家是个好地方。

于是乎,太子家令没事干,就开了个文会,总之,就是宋国公出钱,广邀青年才俊老年才俊,一起乐呵乐呵。

“阿郎在想何事?”

马车中,白洁探出个明艳动人的脸蛋,眼眸忽闪忽闪,情不自禁就能勾人心弦。

骑着马的老张正琢磨着让安平那小妞在京城瞎搞,会不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被自己妹妹敲诈勒索,肯定不痛快。

再说了,李葭一看就用心不纯,一到金城坊的别宅。就娇滴滴喊着“姐夫”,就差投怀送抱抱住姐夫不放。

安平巴不得淮南公主早点被马车撞死。

“无事,只是发现起北风了。”

“入冬的嘛。”

白洁浅浅一笑,温暖人心。

水平是比出来的啊。看看白三娘子这润物细无声的行事作风,再对比郑琬那副老娘的就是值钱的价值观,差距啊。

一行人没走洛阳,而是过河走的河东,然后隔着黄河在滑州对岸。顺着运河北上少走点冤枉路。

永济渠起先是御河,杨广定的杂七杂八规矩伴随江山社稷一起烟消云散之后,沿河三州虽说民生改善了许多,却依然一锅浆糊。

李董上台之后,河北道的官僚,除了幽州,基本没动,也算是安抚了人心,没有火上浇油。

结果就这么一个幽州,祸害了半个河北道。

瀛州刺史郑穗本被李德胜坑的不要不要的。本来去年就该专任中枢,结果今年还在瀛州诸县考察民情,就怕老百姓造反。

然后河北道起先的粮食,只供应四个地方,一自然是边关,二是北都太原,三是京城长安,四是东都洛阳。

结果这两年粮价一路暴跌,从恐怖的斗米两百五十文直降斗米五文,这特么足够让种地的农民放弃治疗了。

郑穗本又被李德胜的圈地养羊运动搞的焦头烂额。没办法,一咬牙,听说老伙计薛大鼎在沧州也是变着法的维持和谐社会的运转,于是两家并作一家。又叫上了冀州刺史贾敦颐,一起上书朝廷,准备在浮水河口搞个瀛沧冀三州木料码头,设木料仓,补仓监和交易大使若干。

人都是逼出来的,李德胜当初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